翁逢龙
原诗: 原西行来遍,独影在斜阳。 骤雨晴明快,初秋早晚凉。 猿摇山果落,麝浴涧泉香。 不向闲中看,争知城郭忙。 译文: 我走过原西的小路,独自的身影映在夕阳下。 突然的大雨后阳光明媚,初秋的早晨和傍晚感觉凉爽。 山里的猴子摇晃着树枝,果实纷纷落下;山谷中的麝香沐浴在泉水中,散发着香气。 我不在闲暇中欣赏这些美景,又怎么知道城市的繁忙? 注释: 1. 原西:地名,这里指代诗人行走的原西之路。
过齐山人居 我自说住居年,山灵夙有缘。 看经医病鹤,祭土凿新泉。 食相过饥岁,眠蓑度雪天。 所言非释老,难与世人传。 注释: 1. 自说:自己说起。 2. 山灵:指山中的神灵或精神。 3. 看经:指阅读佛经。 4. 医:指治愈。 5. 祭:指祭祀。 6. 土:指土地。 7. 食相:指饮食状况。 8. 过:指经历、度过。 9. 饥岁:形容生活贫困。 10. 眠蓑:指穿着蓑衣睡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描绘了九华菊盛开的景象。 诗句解读: 1. 众草已枯霜,墙阴独自芳。 - "众草已枯霜":描述了秋天,许多植物都已经枯萎,只剩下菊花在霜中绽放。 - "墙阴独自芳":形容菊花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独自绽放。 2. 旋开三四蕊,知为两重阳。 - "旋开三四蕊":形容菊花在短暂的时间内开放出许多花朵。 - "知为两重阳":通过“两重阳”的双关语
天津桥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剥宫门字,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 译文: 我下马经过天津桥,听着传来的禁宫钟声不断。 只可怜那桥上明亮的月光,曾经照耀过六朝时期的人们。 宫门上的金字被剥落了,粉壁上的红色尘埃飘飞。 宦官们来到这里过夜,询问我是否来自遥远的帝都。 注释: 1. 下马过天津:步行穿过天津桥。下马,古代礼仪,表示对人的尊重;过,通过。 2
众草已枯霜,墙阴独自芳。 旋开三四蕊,知为两重阳。 酒恰今朝熟,花多一月香。 又经风雨后,得尔慰凄凉。
原西行来遍,独影在斜阳。 骤雨晴明快,初秋早晚凉。 猿摇山果落,麝浴涧泉香。 不向闲中看,争知城郭忙。
自说住居年,山灵夙有缘。 看经医病鹤,祭土凿新泉。 食相过饥岁,眠蓑度雪天。 所言非释老,难与世人传。
何朝无朽骨,此地尚清阴。 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 化钱烧石燥,落叶渍泥深。 长有英灵在,风平烟浪沉。
五州山下路,樵牧自成群。 涧浅泉交径,岩高石碍云。 老松前代寺,异草贵人坟。 更陟重冈望,江淮地势分。
为官与为客,相望各天涯。 明日同添岁,何年共在家。 梅飘几片雪,灯结两心花。 前月书无报,多因道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