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失意,回到家乡后,面对家人的期待和自身的失落,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伤。全诗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公的深刻思考。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第一句:“风会正逢鹗荐期,订予回首是归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正在等待机会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份重要的任命,这让我想起了回家的日子。这里的“风会”可能指某种特定的机遇或使命
【注释】 哭临儿:指作者为儿子去世而哭泣。哭临:在死者生前或死后哭丧。 字到兰江知病端:指作者的儿子在兰江(今浙江金华)去世。 宽予犹谓渐平安:我宽慰自己,还认为儿子会逐渐康复。 病里数行语:病中写的几封信。 绝笔看:指书信是儿子临终前最后写的。 啼笑不闻斑服冷:指儿子穿着白色的孝服,虽然已去世,却仍然听到他的笑声或哭声。 吾伊空入树声残:我的悲痛如同树木一样空虚无力。 夜来多少纷纭梦
注释: 何处送春酒一杯,风为信使雨为媒。 有期难作攀留计,莫语空登寂寞台。 蝶绕篱边深缱绻,花浮水面重徘徊。 相思直待梅花发,又是东君一度来。 赏析: 《送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和离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赏析: “何处送春酒一杯,风为信使雨为媒。”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的心情。他想要送别春天
【解析】 “赍捧回任”是这首诗的标题,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长途”,指旅途之长;颔联“几溪山”,即经过的几处名山;“十月驰驱四月还”,写诗人奔波劳顿、日夜兼程的情景。后两句“廿载重游京国地,五年三入武陵关”,写诗人二十年来两次回到故里和三年前又第三次进入武陵关。“岸头”、“洞口”、“桃花”,点明了地点,也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尾联“更从何处遣痴顽”,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也暗含了作者的仕途坎坷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需要逐句翻译,然后根据注释进行赏析。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自己北征,满腔意绪未曾倾吐;颔联写自己起起伏伏、悲喜交加的梦境;颈联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潦倒愁城之苦;尾联写自己对人生坎坷的认识。 【答案】 ①半载:半年。②萧骚:忧伤。③辰梦:指梦中的神灵降临。④聚顺:聚集吉祥如意之事
诗句释义 1 九江道上:九江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境内。"道上"意味着诗人在这条路上行走。 2. 凌虚高塔拥旌幢:凌虚指的是高耸的建筑物,通常指寺庙或者塔楼,而“拥旌幢”描绘的是这些建筑周围飘扬的旗帜。 3. 水色连天日九江:这句话描述的是江水的景色和天空相接,形成一种辽阔无边的感觉。"九江"再次出现,强调了地理位置。 4. 翠点青山云袅袅:翠绿色点缀在青山之上,仿佛云彩轻柔地飘荡着
宿浴佛禅庵 晚来投宿急呼僧,偶惬幽情高阁登。 阁外烟林阴叠叠,影来窗牖翠层层。 悟空入定原无相,宗棒传心自有灯。 夜雨钟声禅半榻,悠然清虑寂严楞。 【注释】 ⑴宿:过夜。浴佛:佛教中称佛祖的法身是金色的,所以称为浴佛。 ⑵急呼僧:急忙叫来和尚。 ⑶偶惬幽情:偶然满足一下幽雅的心情。 ⑷烟林:指山林。 ⑸“影来”句:影子映在窗户上,就像翠色的帘子一样层层叠叠。 ⑹悟空入定:即禅宗中的坐禅
淮安道中 风烟南北一黄河,也到南来景若何。 蹊草逢春生意足,山花带露媚人多。 关关啼鸟浑樵唱,冉冉晴岚映渚波。 争奈马头朝复暮,赏春谁与共婆娑。 注释: 1. 风烟南北一黄河,也到南来景若何? - 这句诗描绘了风烟和黄河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景色的感受。其中"风烟"指风吹起的尘土,"黄河"则是指中国的第二长河,这里用来形容景色的广阔和壮丽。"也到南来景若何?"则是在问南方的景色怎么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明确所给诗句的写作背景,再逐句分析其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最后归纳其主题。 本诗首联写自己五年前在武陵山中隐居的生活。颔联写世路险阻,难以自拔。颈联写自己对故乡的深情。尾联写自己在南望故里时的惆怅。诗人以“五载悠悠一武陵”起兴,写自己五年前在武陵山中隐居的生活,表现自己对尘世名利看透后,回归自然,归隐武陵山中的志趣
【注】 内子六十一:诗题,作者自号内子。 怜尔频年苦病攒:可怜你年年辛苦多病。 花甲转支干:指年纪已经六旬。 婆心:母亲的爱心。 双双鹤发看:希望看到你头发斑白。 礼佛焚香无外事:在佛前烧香拜佛,没有其他事情。 含饴啖素有馀欢:吃着蜂蜜,享受素食,生活非常快乐。 丹书:红笔写成的书,这里代指书信。 贤淑:贤良淑德的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妻子的祝福之词。首二句写妻子年年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