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到兰江知病端,宽予犹谓渐平安。
岂期病里数行语,遂作生平绝笔看。
啼笑不闻斑服冷,吾伊空入树声残。
夜来多少纷纭梦,恍是趋庭问礼般。

【注释】

哭临儿:指作者为儿子去世而哭泣。哭临:在死者生前或死后哭丧。

字到兰江知病端:指作者的儿子在兰江(今浙江金华)去世。

宽予犹谓渐平安:我宽慰自己,还认为儿子会逐渐康复。

病里数行语:病中写的几封信。

绝笔看:指书信是儿子临终前最后写的。

啼笑不闻斑服冷:指儿子穿着白色的孝服,虽然已去世,却仍然听到他的笑声或哭声。

吾伊空入树声残:我的悲痛如同树木一样空虚无力。

夜来多少纷纭梦,恍是趋庭问礼般:昨夜梦中有许多纷纭的往事,仿佛是儿子在教我学习礼仪。

【赏析】

本诗作于元末明初,时值天下大乱。作者在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之际,写下了这篇悼念亡子的诗。诗的前半部分写儿子离世前的情景,后半部分写对亡子的思念。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感情真挚沉痛,读之令人动容。

“字到兰江知病端,宽予犹谓渐平安。”诗人的儿子在兰江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他以为儿子会慢慢康复,于是宽慰自己说:“我宽慰自己,还认为儿子会逐渐康复。”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岂期病里数行语,遂作生平绝笔看。”没想到,儿子在病床上写了几行字就去世了,这成了儿子一生中最后的文字,让人感慨万分。

“啼笑不闻斑服冷,吾伊空入树声残。”尽管儿子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笑声和哭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让人难以忘怀。这种声音仿佛是树木的声音,给人以无尽的悲伤和哀思。

“夜来多少纷纭梦,恍是趋庭问礼般。”在梦中,作者常常梦见与儿子在一起的场景,仿佛是在向他请教礼仪之道。这种梦境让作者深感悲痛,也让他更加怀念儿子的教诲和陪伴。

这首诗通过描绘儿子离世前的情景和对亡子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爱恋和悲痛之情。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感情真挚沉痛,读之令人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