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高塔拥旌幢,水色连天日九江。
翠点青山云袅袅,波摇野艇棹双双。
每思故国怜春树,却望并州是楚邦。
试听枝头黄鸟语,声声似弄送春腔。
诗句释义
1 九江道上:九江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境内。”道上”意味着诗人在这条路上行走。
凌虚高塔拥旌幢:凌虚指的是高耸的建筑物,通常指寺庙或者塔楼,而“拥旌幢”描绘的是这些建筑周围飘扬的旗帜。
水色连天日九江:这句话描述的是江水的景色和天空相接,形成一种辽阔无边的感觉。”九江”再次出现,强调了地理位置。
翠点青山云袅袅:翠绿色点缀在青山之上,仿佛云彩轻柔地飘荡着。这里的“翠点”形容色彩鲜明,而“云袅袅”则描绘了轻飘飘的云朵。
波摇野艇棹双双:水面上波纹摇曳着,两只船桨相互摆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态的景象。
每思故国怜春树:每次思念故乡时,都会感到对春天的树木的哀怜。这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却望并州是楚邦:回头看到并州变成了楚国的土地,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并州(古时中国的部分地区)比作楚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地域的变更。
试听枝头黄鸟语:尝试倾听枝头黄鹂的鸣叫声,这里的“黄鸟语”是指黄鹂的歌唱声,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声声似弄送春腔:黄鹂的歌声听起来像是在送别春天,这里的“送春”指的是春天的离去,而“腔”可能指的是歌曲或乐曲中的旋律。
翻译
九江路上有座高塔,旗帜飘扬。江水与天空相连,景色壮阔。绿色的树叶点缀在青山之上,云彩轻盈地飘动。波浪轻轻摇摆着,两只船桨相互划动。每当想起故乡,我都会怜惜春天的树木。回头望去,并州已经变成了楚国的领土。我试着聆听枝头的黄鹂鸣叫,它们的声音就像在送别春天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九江路上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九江的山水、天空、船只和鸟儿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动感的景象。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贯穿于整首诗中,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