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翻遍历头岁已阑,楚天臈尽尚馀寒。 注释:翻越过去,一年已经结束了,楚国的天空依然残留着一丝寒意。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新年的期待和憧憬。 儿童乞写宜春字,老仆勤修守岁盘。 注释:孩子们祈求写下春天的美好文字,仆人勤奋地整理守岁的盘子。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
答华阳王 才华久矣擅淮南,芷韵兰情孰可参。 雁羽纵横来鼎水,云花错落斗烟岚。 惊人自昔苏惟二,贵纸于今左有三。 遥想兔园春色好,向阳谁不醉清酣。 注释: - 才华久矣擅淮南:指某人的才华在淮南地区无人能及。擅长(才华横溢)淮南。 - 芷韵兰情孰可参:指与兰花相媲美的香气或气质。 - 雁羽纵横来鼎水:形容雁阵排成各种形状,像纵横交错的图案一样飞来。 - 云花错落斗烟岚:指云雾缭绕
迎春赋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 译文: 在热闹的市集中,鼓声和号角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看着春天的景象,似乎每年都相似。然而,春天观赏者却一年比一年不同。有人说,女子的面庞像翠色的蛾子横卧在脸颊旁;然而,我并不知道,那美丽的雪花已经转盈在她的腮边。春天来了又去了,就这样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异乡归来,看到家乡的美景和亲人团聚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桂花香散翠岚天”,描述了家乡的桂花香气弥漫在翠绿的山林中,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桂”指的是桂花,“香”则表达了香气四溢的特点;“散”表示弥漫,“翠岚”则是形容山林的绿色如同绿色的山雾。 第二句“不尽离思向浦船”,“浦”在这里指的是江河,而“离思”则是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离开家乡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署中西番菊》。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一种幽姿擅众芳,传来异域斗姚黄。 - “幽姿”形容菊花清雅、含蓄的特质。 - “擅众芳”意味着这种菊花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成为主角。 - “传来异域斗姚黄”指的是这种菊花来自远方,其颜色与中原常见的黄色菊花不同,有别致之美。 2. 偏逢冷露才舒艳,尤借寒霜为洗妆。 - 描述了菊花在遇到露水后变得更加鲜艳
【解析】 此诗题下原注:“是岁大旱,余为郡,作此寄四兄归粤。”从题目看,此诗是诗人在任上写的。全诗表达了对四兄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因时世艰难而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第一句“是处垂杨五月江”,意思是说,到处杨柳依依,正是五月的江边,这两句写景,交代了时间,点明了地点。 第二句“霏霏微雨洒归艭”,意思是说,霏霏的细雨洒落在行舟之上。这两句写景,渲染了诗人即将离别的心情。 第三
初度自述 火欲西流暑尚炎,晨来白发上梳尖。 每逢生日蔬为食,回念劬劳骨若砭。 虽有锦屏赓乐只,何如儿女祝安恬。 家乡迢递音书渺,几度孤吟自拂髯。 注释: 1. “火欲西流”:形容夏天的炎热。火,指太阳。欲,将要。西流,向西流动或流走。2. “晨来白发上梳尖”:每天早晨起床时都能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形容年纪渐长。3. “每逢生日蔬为食”:每次过生日时只能吃素菜。4. “回念劬劳骨若砭”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十载离踪一覕过,相逢客邸感怀多。 解析: 这两句诗描述了张泰岩与留都(南京)相隔十一年后重聚的情景。"十载"指的是张泰岩离开南京已有十个年头;"一覕过"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好像只是短暂的停留。"相逢客邸"表示两人在旅馆中意外重逢;"感怀多"表达了他们相见时的感慨和怀旧之情。 2. 看来何事非空影,阅去前途总逝波。 解析: 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常
注释: 德山前韵:德山,地名,这里指德山县。前韵,诗的开头。 晴日同登郭外山:晴朗的日子和朋友们一同登上城外的山。郭外山,城外的山。 丛林深处向高攀:在森林的深处向上攀登。 前朝古木双株翠:前面是两棵古老的树,树叶翠绿如画。 夹道修篁半偈闲:两边的竹林茂密,就像僧人念经一样安静。 兴到遐情骄野鹿,狂来笑语傲商颜:心情愉快时,野鹿会显得骄傲;情绪激昂时,商人也会显得傲慢。 波光潋滟浮归棹
注释: 1. 喜余舅至衙家:余舅,是作者的舅舅。衙家,是指官宦之家。 2. 一纸平安:指收到的家书,上面写着平安的消息。 3. 度湘湖:渡过湘湖,指远离家乡。 4. 乡果沾唇情似蜜:指吃到家乡的特产,感到如同蜂蜜一般甜蜜。 5. 布衫适体爱如乌:指穿着布衣,舒适合身,就像乌鸦一样黑。 6. 一官自笑无长物:指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官员,没有多余的财物。 7. 八口:指的是家里共有八口人。 8. 宿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