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上桂
注释:芙蓉花在水面上盛开,它远远地高出了水面,与岸边的景色形成了绝佳的对比。它怎么能知道,在木末(树梢)上也有竞相争奇斗艳的新花呢?即使是秋霜覆盖了两岸,又有谁能抵御得住那露冕经行(指人经过)时带来的春意? 赏析:诗中通过写清水芙蓉、木末奇花、秋霜、露冕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画面。诗人以“清水芙蓉”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接着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与子充别》。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和离别时的伤感,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诗句释义: 1. 都门别曾干义其二 与您在京城分别,我的心情是多么的不舍。 2. 与子乍倾盖,结交犹未久 我们刚初次见面,但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 意气倏绸缪,形骸复何有 我们的友情如丝一般紧密相连,我们的身体又有什么重要呢? 4. 子刃初发硎,光芒常在手 您的剑刚磨砺出来
【注释】 行年:年龄。 西风吹我行:秋风把我吹走了。 万籁:各种声音。 胡为:为什么。 阻:阻塞,指科举考试没有中。 羁栖:囚禁,指被朝廷征召。 退者非独拙,进者非独明:退隐的人不一定愚蠢,进取的人不一定聪明。 夙兴(sūxīng)而夜寐:早晨起来,晚上睡觉前都要勤奋努力。 副:相称,相配。 荣名:美好的名声。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在长安应举不第
【注释】:合浦珠:指产自南海合浦的珍珠。明珠:指产自南海合浦的宝石。近已还:已经送还了。却来:近来。日下:指朝廷。映璘斑:比喻像王羲之那样有才华的人,其文采与王献之的书法一样,光彩夺目。日下:比喻朝廷。挹赐:赠送。琼浆:美酒。固不悭:当然不会吝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唐宪宗赏赐给宰相李吉甫的诗作《石榴花》的应制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政、民生福祉的关怀和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蔷薇鹤顶 其一:指牡丹。烂熳春英剧可怜,朱幡遥接五云天。幽花亦复能飞动,照日争夸顶独鲜:烂熳,盛开的样子;烂熳春英剧可怜,意思是春日盛开的蔷薇花繁茂美丽,令人怜爱(或:烂熳春英,指春天里绽放的鲜花)。朱幡,红色的旗帜。朱幡,指牡丹。遥接五云天,形容牡丹花开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像在天上一样(或:五云,指云彩)。幽花亦复能飞动,幽花,指牡丹,幽花亦复能飞动,意思是牡丹也善于随风摇曳舞动(或
【注释】紫薇:古代称皇宫为紫微垣,因以紫微喻帝王居处。鸡冠:指凤凰的头顶上的斑纹。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朝霞图。首句写皇帝驾到,五马齐奔,车驾入紫宸门。第二句写皇帝在宫城重地欣赏着盛开的鲜花。第三、四两句则从鸟瞰的角度描绘了绚丽多姿的朝霞。“峨冠”是说高耸云霄。“彤云出”,指天边出现红色云霞。“金鸡”即指太阳,它把灿烂的光辉洒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像一只五彩斑斓的金鸡在天空中舞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题是《江上赠李司空》 。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别蒙惟易欧阳兴善归南海 西北多浮云,摇曳过城阙。远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 月色正朦胧,天风仍觱发。归道叹悠长,常恐芳华歇。 芳华念故园,春草忆王孙。 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漱石厉其齿,枕流涤烦喧。 故人音信杳,谁共对清言。清言怀彼美,室远心则迩。 一为蒙庄生,一为欧冶子。利器既鲜俦,逍遥托万里。
注释:在雪中看梨花,就像看雪一样白;这花的美,连泉水都为之倾倒。 秀美的花朵还含着碧玉的枝条,亭亭玉立百尺,独占奇美之节。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佳作。诗人以雪、泉、梨花为意象,通过对比和衬托,赞美梨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风韵。首句“雪里看花花似雪”,将梅花比作雪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梨花的美丽动人;“酌泉太守同清绝”,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泉水人格化,赋予其独特的品格与气质
【注释】 十里红霞:一望千里的晚霞。 带明:绵延不断,如一条带子般明亮。 东方:此处泛指朝廷。 千骑:一千骑兵。 护霓旌:护卫着彩旗。 鹤盖:指皇帝乘坐的车。 遥相傍:遥遥相对地紧挨着。 朱轮:皇帝的车子。 帝城:皇宫。 赏析: 《蔷薇鹤顶》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两首,这是第二首。第一句“十里红霞一带明”,描述的是夕阳西坠,晚霞漫天,映红了大地。第二句“东方千骑护霓旌”,描述的是皇帝出行时
【注释】薇省:指尚书省,唐时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一。岳牧:古代对三公的尊称。天鸡:指报时之鸡,因唐时以日出为启事之时。丹阙:即丹凤门,宫阙名。弹冠庆主恩:意为祝贺皇帝的恩典,弹去帽子上的冠饰以示庆祝。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在长安所作。此时诗人已五十岁,但仕途并不顺利。诗中“紫薇”指皇宫中的花。此诗首句写诗人当年受宠于皇帝,曾被誉为“岳牧”,意即受到皇帝的重用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