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蘅
江苏武进人,字子湘,号青门山人,诸生。 生于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读书一目数行,十岁补诸生,康熙中曾应博学鸿词科。 江苏巡抚宋荦聘致幕中。 善写文章,为王士禛、汪琬所称道,主张为文必多读书。 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 早年诗学唐人,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 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 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 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
清代邵长蘅《寒食宿迁道中雨》释义
【注释】 下相城边路:下相,今江苏宿迁市,是古时著名的水陆交通要冲。城边路指下相城的近郊。 春阴困马蹄:春天的雨使马儿感到疲乏。 直愁泥滑滑:一直担心路面太滑。 翻惜草萋萋:又惋惜草丛太密,不好行走。 雨挟河声壮:雨水带着河流的声音显得雄壮。 天围野望低:天空像包围着田野一样低下。 故园凄绝处,荒冢湿棠梨:故乡的景色如此凄凉悲惨,荒废的坟墓上长满了湿润的棠梨树。 【赏析】
江急
江急雨冥冥,江豚吹浪腥。 涛奔远岸白,峰逐去帆青。 野戍春低树,滩舟火聚星。 长年趁风便,向晚更扬舲。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一
遗编翻不忍,转忆课经时。 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 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 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二
盥栉经旬懒,衣衫渍泪痕。 伶俜馀此日,门户且谁论。 痛我无兄弟,怜渠是冢孙。 昨朝寒食奠,只立黯销魂。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
野庙泊官舟,萧条江上秋。 西风吹急雨,木叶洒船头。 枯葑依扉落,残罾挂树留。 元公忧国泪,五载不曾收。
登歌风台怀古
芒砀真人乘赤龙,故乡行幸有遗宫。 壁埋蝌蚪荒碑在,木落牛羊寝殿空。 汤沐百年欢父老,衣冠十日拥儿童。 淮阴已族黥彭醢,慷慨何须悲《大风》
和杨陶云感怀时左迁新建少府
汝从移疾卧烟萝,几载麻衣废《蓼莪》。 海内君亲馀痛哭,天南魑魅答悲歌。 潮吞章贡江声急,翠削匡庐郡阁多。 想见元婴遗迹在,珠帘画栋近如何
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悯梅花诗卷
黯淡缃绨墨影寒,那能展卷不汍澜? 当关虎豹麋躯易,畏路风波仗友难。 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文山诗句眉山笔,古瘦清香再拜看
登太湖西峰
山色苍苍积翠回,沿缘仄径入莓苔。 岭边风叶藏僧寺,树杪飞泉洒客杯。 清磬一声松子落,白云万顷太湖来。 三高惆怅俱陈迹,落日山空樵唱回
和韵宋牧仲《九日池上》
芙蓉飐雨风折荷,池上淅沥秋声多。 鬑鬑霜髭从作客,寂寂寒花聊放歌。 青山城外晚逾翠,白雁灯前影乍过。 赖是谢公吟兴好,诗成属和许羊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