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
仙李园镜亭联 灌池才深四五丈;野航恰受两三人。 在清初的桂林李园,有一座名为镜亭的亭台,亭旁有一条小舟,名曰“恰受航”。此联便是题赠于这亭台和舟船,其内容是:“灌池才深四五丈;野航恰受两三人。”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赞美。 诗句的第一句“灌池才深四五丈”,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这里的“灌池”指的是一个水塘或者池塘,而“才”字则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
【注释】桂林抚署:指广西巡抚衙门。怀清堂:指抚署内供人怀念的清静之地。惟清:只有清洁。既:既然已经。至此间:来到这个地方。须刻鹄:必须像画鹤一样。勤将补拙:勤勉地用来补救自己的不足。敢云余暇:敢说还有闲暇。余暇可骖鸾:有闲暇时间可以像驾着鸾凤一样飞翔。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广西抚署怀念其故友而作。首句“怀哉惟清”即以“怀清堂”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意。次句“既到此间须刻鹄”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写桥,后两句写人。“镇远桥桥门联”是题目,也是全诗的线索。 第一句“天险化康衢”,意为:天然的险阻变成了平坦的道路。“康衢”指平坦的道路;“天险”指险要的地形。 第二句“直如海市楼中”意为:它直得像海上的楼阁。“海市”指海市蜃楼,即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幻影;“楼中”指楼中楼,即在楼中楼之间行走。 第三句“安得云梯关外”意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内容来分析。如“佛地”句:佛家修行之地,佛性无边无际。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与众生是平等的。佛性,就是众生本来清净不染、本性圆满的状态。这里以佛性喻山,说山的佛性无边无际。 “看”是动词,意思是看见,看到的意思。 “紫塞”句:紫塞山,位于五泉山南面,为黄河古道,有“天下第一险关”之称。“排闼”,推开门
【注释】 上界:天上的高处。搴(qiān):摘取,拔取。齐州:即今山东省,古时以泰山为“天齐”,故称其地。 【赏析】 岱庙联是一首七绝。首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揽月居然凌上界”一句,写登山望远,似乎伸手可摘下天上的明月。第二句用比喻手法,将泰山比作云朵和云雾,“搴云便要洒齐州”两句,写登上高山,云开雾散,普照大地的景象。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注释】 胜地:指胜迹。如画图:像画图一般美丽。是:代词,这,指堂北之厅。贤守遗区:指汉光武帝刘秀的旧宅。雄藩:指东汉初年刘秀被封为楚王时所居之地。旧馆:指汉光武旧宅。灵山托文字:指晋太傅谢安在东山隐居时所写的《兰亭集序》。叔齐:指春秋时鲁国的公子季友。孟简:战国时齐国人。 【赏析】 五咏堂北之厅联,作者用“胜地”与“雄藩”两对名词作为起兴,以点明此堂所在位置和其历史渊源,再由远及近
诗句释义: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译文: 清风和明亮的月光原本是没有价值的,但因为靠近水边和远方的山峰而变得有情感了。 注释: 清风:清凉舒适的风。 明月:明亮的月光。 本无价:本来就没有价值。 近水:靠近水边。 遥山:远处的山峰。 皆有情:都有感情。 赏析: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清风和明亮的月光原本是没有价值的,但因为靠近水边和远方的山峰而变得有情感了
华岳庙的屋脊上镶嵌着云朵,仰望可以见到闪烁的明星和玉女; 守卫在庭院中的虎贲战士卧于堂庑,仍然顽强地与周代的柏树和秦代的松树相比。 【注释】:华岳,华山。联,对偶。俯挹,指俯瞰。明星,指天上的星星。玉女,指仙女。虎贲,指勇士。庭庑,指庭院。比,比较
诗句解释 1 尹文端厚泽深仁:尹文端,通常指的是尹继善(1654年-1723年),他是清朝的名臣,以治理地方著称,其为人宽厚、仁爱。这里用“尹文端”指代他。 2. 重见江乡说遗爱:这句话意味着在尹继善去世之后,人们再次见到他的家乡,并讲述他对家乡人民的关爱和恩惠。 3. 陈恪勤精心果力:陈恪勤可能是陈宏谋(1690年-1771年),清代名臣,曾任兵部尚书等职,以勤勉和忠诚著称
注释:荷花就像一座小城,月亮也如同一把大勺;名流就是主人,泉水则是宾客。 赏析: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沧浪亭中荷花、明月、泉声等景物的美妙景象。荷花宛如小城,月如勺子之形,泉水清冽,仿佛名流在宴饮作乐,泉水为宾。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