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
【注释】:集汉碑联:指《集汉隶字》一书。绍圣:宋神宗年号(1094-1097),此诗是苏轼在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所作。儒:儒家学者。贡:进献。王室:皇宫、朝廷。钩河摘洛:比喻文章如钩河之水,如摘洛之珠,有光泽和气势。象与天谟:比喻文章有文采、气韵,有深意。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书法的诗句。诗人用“绍圣作儒”来赞扬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用“贡登王室”来赞美其作品受到皇帝的喜爱
【解析】 集汉碑联,指集汉石刻碑文。汉碑,是指汉代的石制碑碣,多用在祭祀、纪功等方面,是研究汉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此诗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韵律优美,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译文: 遵循道德规范,恪守诚信之道; 树立德行典范,弘扬礼义之风; 探究事物根源,精通技艺艺术; 坚守美好品德,保守纯真本性。 赏析: 首句“蹈规履信”“遵德守礼”两个四字短语,点明题旨
【注释】集汉碑联:指东汉书法家蔡邕所书的《曹全碑》。儒宗:儒家的宗师。行为士表:行为,作为表率,士表,指士大夫。冠乎群彦:冠,居首位。冠乎群彦,居首位。简:通“鉴”。圣心:圣人的心境。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东汉蔡邕的诗作。首句“学为儒宗”,称赞他学问渊博,是儒学大家。第二句“行为士表”,赞扬他是士人中的楷模。第三句“冠乎群彦”,说在他众多的同辈中,他的学识和品行都是最突出的
【释义】 汉碑上刻的“集汉碑联”四句诗,其译文是:仁爱和顺地治理国家,上天赐福于他;颁布法令,实行法律,人民拥护无疆界。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明君的诗,首句赞美明君“含和履仁”,第二句歌颂明君“发号施宪”,第三句歌颂明君“民说无疆”
【注释】 集汉碑联:指东汉书法家蔡邕所写的《曹全碑》中“温恭厚德,雍简端庄”等八行文字。 温而然恭:温和而又恭敬; 慨然而义:慷慨激昂而又义气; 忠以自勖:忠诚用为勉励自己; 清以自修:清廉用于修养自己的品德。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在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的一首座右铭,意思是说做官的人应当温和谦恭、有正义感,并且要经常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累世纪群交,忆兰省枢垣,齐向后尘趋轨范: - 累世纪:指连续几个世纪。 - 群交:多人之间的交往或合作。 - 忆兰省枢垣:指的是怀念在翰林院(古代的高级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工作的经历,兰省是古代对翰林院的称呼,枢垣则代表核心、中枢的位置。 - 后尘趋轨范:意思是追随前辈的脚步,效仿他们的榜样。 2. 传家召杜谱,喜皖峰沪渎,共听两地颂台莱: - 传家:传承家族
【赏析】: 这首诗是赠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场合,向友人表达惜别之情,并祝愿他今后能有所成就和作为。全诗以景语入情,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句“笔老诗新疑有物”,意即年迈的诗人笔下生出了新鲜的诗句,这似乎不是寻常的事。诗人以笔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次句“水清石瘦亦能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清清的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翻译及赏析诗歌。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纯和之德”:指道德纯洁美好;仁义之操:“仁义”为儒家提倡的一种美德。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謇(qiǎn):忠诚而正直;謇,正直,刚直。 【答案】 释义: ①纯和之德,指道德纯洁美好。仁,儒家提倡的一种美德;义,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美德。②孝弟,指孝顺父母
【集汉碑联】 敦诗悦礼,藐然高厉; 琢质绣章,耀此声香。 注释: 敦诗悦礼,藐然高厉:指学习《诗经》,欣赏礼节,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气节。 琢质绣章,耀此声香:形容文章或文字精美,如同精美的刺绣,闪耀着美好的声音和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文学艺术的文章,通过对《诗经》的学习以及对礼仪的重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强调了文学艺术的力量,能够照亮人心,传播美好的声音和香气
【解析】 “德惠”“旁流”是说道德的美德,如同水流一样广布于天下;“雅度”“宏绰”是说人的品行高雅,气量宏大。“广学”即广泛地学习,“甄微”是指辨别微小的事物。“远播”是形容德行和学问像水一样广泛流传。“遐举”是远大的事业。整句诗的意思是:高尚的道德如同水一般流传在世间,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宏大如水一般,广泛地学习和辨别细微的事物,成就伟大的事业。 【答案】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