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
【注释】 书室联:书房里悬挂的对联。 平地起楼台:平地忽然耸立起高楼,比喻才学出众,出人头地。 流寓依然吾土美:流亡在外的人,回到故乡,仍然觉得祖国美好。流寓,外乡客;吾土,祖国。 著书多岁月:写了许多年的书。著书,指写书。著,写;书,指书籍。 退思未报主恩深:想到自己没有为君王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报效国家的大恩大德,内心十分感愧。退,退回,指辞官归隐。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在隐居山中时所撰
百一峰阁联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注释: 1. 平地起楼台:在平坦的地面上建造了高楼大厦。 2. 恰双塔雄标:恰好有两座雄伟的塔耸立。 3. 三山秀拱:有三座美丽的山峰环绕。 4. 披襟坐霄汉:敞开衣襟坐在高空之上。 5. 中天霞起: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晚霞。 6. 大海澜回:大海波澜壮阔。 译文: 在平坦的地面上,我们建造了壮丽的高楼大厦
【注释】中堂联:悬挂在家中正厅的对联。安土而能敦,因寄所托:安心于自己的家乡,能够保持忠诚;因为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所以能安心地生活。择邻焉得智,且住为佳:选择邻居也要有智慧,暂且居住下去也是可以的。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安家之后写给家人的劝勉语,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第一句“安土而能敦,因寄所托”,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安心于自己的家乡,并且保持忠诚,那么他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释】: 尝胆卧薪:形容忍辱负重,为国事操劳。 早有雄心绳祖武:早有抱负,以祖辈的武功为榜样。 芟嬴夷项:铲除嬴秦、夷项等暴政。 独膺奇寿:指独自承受着非凡的福寿。 奠王基:奠定帝王基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东瓯王庙的诗作,通过对东瓯王庙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 首句“尝胆卧薪,早有雄心绳祖武”,诗人以东瓯王庙为背景
【注释】 草堂联: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联。明月清风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诗人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都是美好的,明月、清风、近处的山水,都与自己的心灵相通。 【赏析】 这首诗以“草堂联”为题,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面对自然,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首联“地价不妨多,明月清风本无价;物情何足校,近水遥山皆有情”的意思是:土地价格不妨多一些
【注释】 平山堂联:在扬州,有一座著名的园林——平山堂。此楹联为该园的对联。联语意蕴深远。“高视两三州”,指放眼远望;“何论二分月色”,指登临眺览,纵情赏景;“旷观八百载”,指凭栏远眺,心驰神往;“难忘六一风流”,指凭窗凝思,追怀先贤。 【赏析】 此联为平山堂的楹联,写于清道光年间。上联“高视两三州”是说,我站得高高的,遥望着扬州城和周围的几座城池。下联“旷观八百载”是说,我在高处眺望
【解析】 此为五言绝句。首句谓:来客喝醉了,去客人睡觉了,老无所事可自叹;第二句指:讨论学问太粗疏,讨论政治太疏漏,写诗不成家只能自娱。“客”和“醉”、“睡”“忧”相呼应,“论”和“疏”“娱”相呼应,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答案】 译文: 客人来了我喝酒喝得醉醺醺;客人走了我也躺下睡着了;老来无事可做真令人惭愧; 谈论学问太肤浅,谈论政事太疏漏,写诗却不成家只能自娱。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人的七绝诗。俞德渊,即俞大猷的曾祖、俞咨皋。“长才”指俞大猷(字志辅),明朝中期著名抗倭名将。此诗前四句赞颂了俞大猷的一生:尽心竭力报效朝廷(“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杰出人才出自甘州(“一代长才出甘陇”);他身居高官而不沾沾自喜,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留下千古美名(“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江扬”)。末句是作者对俞大猷的颂扬之情的抒发,也寄寓了作者的希望
【注释】江心寺:在今江西省新建县城西的赣江中。 联:对偶句。 不殊:没有变化,依然如此。 四十余年:指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鸿雪:大雁群飞的景象,比喻朋友或故人的音信断绝。 江山如许:形容国土广袤,形势壮丽。 小金焦:金焦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郊,是长江中游北岸的一座著名名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年)重游江心寺时所写的七言律诗
注释:张襄、邓尉是地名,探梅照联是题画诗。 清才足敌黄崇嘏:张襄、邓尉的才能足以与黄崇嘏相比。 生世都疑萼绿华:张襄、邓尉出生在这个世界,就像萼绿华一样令人怀疑。萼绿华,传说中的仙人名,相传生于汉文帝时,容貌美丽,但世人皆不能识其真实面目,只能远远观望。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借梅花自喻,以梅花之高洁、坚韧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首句“清才足敌黄崇嘏”,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比喻自己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