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蘋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玉烛新早梅(注释):用“玉烛”形容春天的早晨,象征着新的开始。“新早梅”则描绘了梅花在清晨时分开放的景象。 2. 竹篱茅舍后(注释):描述了梅花生长在简陋的屋舍之后,体现了梅花与世俗环境的和谐共处。 3. 有一树梅花,冒寒妆就(注释):梅花不畏严寒,努力绽放,像是在化妆一样。这里的“妆就”既指梅花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 4. 绣添弱线,多芳绪(注释)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仙人破腊冲寒起。正索笑、多清思。一枝冷淡报春回,瘦影横斜临水。初调琴轸,弹成三弄,谁识千金意。 小心数点藏天地。恁都感、相思泪。西湖占断好春光,惟有林逋独倚。疏帘淡月,与花同梦,终古柔情寄。 赏析: 李清照的这首《孤雁儿》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抒发了对逝去爱人赵明诚的深切怀念之情。词中“梅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更象征了李清照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按照顺序来作答,注意字数,不要出现错别字。 (1) 上片写七夕的牛郎织女相会,以牛郎织女相会为题,是点题之法,也是诗中一个贯穿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的主线。首句“阶下秋蛩”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夜深人静时,蟋蟀叫声声入耳的情景
【诗句】 壶中天春情 燕娇莺懒,正愁晴怨雨,纹窗深闭。撩乱春光三月暮,处处袭人花气。力弱萍飘,情深絮泊,做就相思味。横琴曲罢,旧时怀抱堪寄。 还把一卷新词,柔肠宛转,叹新声难倚。瞥见风筝天外影,悄共离魂飞起。桃绶拖红,苔钱砌绿,犹惹深深意。竹间烟袅,不知茶熟还未。 【译文】: 燕子和黄莺都感到娇嫩无力,春天的天气让人既高兴又悲伤,它们在窗户上画着花纹,将窗户紧紧地关闭起来。在这撩乱的春风中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因用宫调而得名。又名“碧玉词”“春碧”“双叶燕”“画眉花”。“青玉案”三字在宋时已用作词牌名,但并非所有词人都使用这个题目。此词的标题是据其内容而拟的,因为词中多次出现“青玉案”,所以以“青玉案”作为题名。次:跟随。贺方回(贺铸):宋代词人。字方回。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世称贺方回。善词赋,尤工小令。有《东山寓声乐府》《碧山乐》等集。 流莺恰恰声盈路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即“忆吹箫”。词调名,又名“凤台飘”、“锦缠道》。双调一百零六字,前后片各四句,两结拍三句。前片四句五仄韵,后片四句五仄韵或四仄韵,共八句。第一、二句,第一韵(下平八庚韵);第三、四句,第二韵;第四、五句,第三韵;第六、七句,第四韵;第八句(上片最后一句),第五韵。 暖水池塘:指庭院中的池塘,以暖水为塘面,故称。 轻云台榭:指台阁上的楼观。轻云,轻飘的云彩。台榭
【译文】 秋日里,我寻觅了又寻觅,行走了又行走,朝暮之间都感到悲伤。树叶纷纷飘落,是秋天的气息,早就传来消息。还添了几许愁怨,那冷砧声与胡笳声急促。向耳边,诉说着幽深的情意,这种滋味又有谁能了解? 蟋蟀在地下鸣叫,鸿雁高飞天空中,愁绪积累。露水湿透篱笆花丛,几次攀折。还没有下雨云就已阴沉,竹林小径先已昏暗。银壶更催促着漏声,隔着帘幕听到滴滴答答。独自一人,拥着被子,安稳地睡却睡不着。 赏析:
梅花的香气在熏染着东风,使梅花陶醉。 天意要放梅花开放,枝上的露珠凝聚成泪滴。 绿水之涯横斜着,暗度韶华惊心,又见玉人攀折花,帽檐亲插疏花。 注释: 1. 清平乐:词牌名,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词调,属于中调。 2. 梅花香里:形容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熏染东风醉:东风被梅花的香气熏染,仿佛也沉醉其中。 4. 天放梅花天有意:天空中有一朵梅花,好像是上天特意为之。 5.
浣溪沙 炼石谁能补恨天。杜鹃啼破夕阳烟。高楼尽日枕花钿。 红杏才看匀薄粉,绿杨已见放轻棉。梨花院落冷秋千。 译文: 炼石能补天之恨吗?只有杜鹃在夕阳中啼叫,打破了这无尽的烟雾!我整日在高楼之上,终日倚着华丽的首饰,无法自拔。红杏刚刚盛开,还带着一点淡淡的粉红;绿杨已经开始变黄,仿佛在释放着轻盈的棉絮。我在梨花飘落的庭院中,独自荡起秋千,感受着冷冷的秋风和无尽的寂寞。 赏析:
好事近 数到落梅风,枝上尚留残雪。应记玉人攀处,正阳春佳节。 太湖石畔任欹斜,浓香渐吹灭。拈笔欲题新句,奈晓鸣鶗鴂。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惜花春起早》、《赏花时》。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数到落梅风:数落梅花的寒风。 枝上尚留残雪:梅花已落,但枝头仍有未落的雪。 应记玉人攀处:你还记得我(她)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攀援的情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