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秋蛩。井畔疏桐。正今宵牛女情浓。经年别绪,愁诉重重。
料星桥南,星桥北,喜相逢。人间乞巧,好陈瓜果,也怜他离恨无穷。银湾斜转,砧杵声中。剩一炉烟,一钩月,一帘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按照顺序来作答,注意字数,不要出现错别字。
(1)
上片写七夕的牛郎织女相会,以牛郎织女相会为题,是点题之法,也是诗中一个贯穿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的主线。首句“阶下秋蛩”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夜深人静时,蟋蟀叫声声入耳的情景,为下文写织女牛郎相会做铺垫。第二句“井畔疏桐”,从视觉角度入手,写出了梧桐树在月光映照下显得更加幽静清冷,为下文写牛郎织女相会创造条件。第三句“正今宵牛女情浓”,承上启下,直接写牛郎织女今夜相会。“情浓”二字,既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浓情蜜意,又为下文牛郎织女相会做了铺垫。第四至六句,写牛郎织女相会后的喜悦心情。“经年别绪,愁诉重重”,经过一年的离别之思,牛郎织女相互诉说着离愁别恨,愁绪重重。“料星桥南,星桥北,喜相逢”,他们料定牛郎织女相聚的地方就在那横跨银河、连接牛郎织女两地的鹊桥上,两人喜相逢了。这几句描写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欢乐情景。“人间乞巧,好陈瓜果,也怜他离恨无穷。”诗人把人间的乞巧活动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联系起来,写出了人间女子们盼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得到美满的爱情生活的愿望。而牛郎织女却因为相隔天河,不能团聚,他们的离别之恨是多么地深重。“银湾斜转,砧杵声中。”银河斜弯如弓,传来阵阵清脆的捣衣声。这里用“银”来形容银河,既形象逼真而又新颖,使读者耳目一新,更突出银河的皎洁美丽,同时也烘托出牛郎织女相聚时的喜悦心情。最后两句“剩一炉烟,一钩月,一帘风”,诗人用“炉烟”“月影”“帘风”三个物象来表现时间流逝的过程,同时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2)
下片写牛郎织女分别时的惜别之情。开头三句,写别离时的环境气氛。“阶下秋蛩”二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夜深人静时,蟋蟀叫声声入耳的情景,为下文牛郎织女分别做铺垫。“料星桥南,星桥北,喜相逢。”承上启下,直接写牛郎织女今夜分别,但他们料想到今夜之后还有相见的机会。“人间乞巧”三句,写人间女子们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天仙般的牛郎与织女早日成双成对。“银湾斜转,砧杵声中。”银河斜绕如弯弓,送来阵阵砧声、杵声,渲染出一幅牛郎织女即将分别的景象。“剩一炉烟,一钩月,一帘风。”诗人用“炉烟”“月影”“帘风”三个物象来表现时间流逝的过程,同时将牛郎织女分别的场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答案】
(1) ①阶下:台阶下面。②秋蛩:蟋蟀。③井畔:井边。④疏桐:指桐木,多用来象征高洁。⑤星桥:即银河。⑥星桥南、北:指银河的两端。⑦喜相逢:指牛郎织女今夜要分别了。⑧乞巧:古代风俗,妇女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智巧。⑨怜他:可怜他。⑩银湾:银河。
(2) 此词通过描写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与分离,以及人间女子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祝愿,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赞美及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