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阑珊春已了,人倚翠楼头。
往日思量今日休。
溪水自东流。
溪上桃花无处觅,空拟逐渔舟。
便有瓜皮一叶舟。
怎载得、惜花愁。
【注释】
花事:指赏花的时节,也指春光。阑珊:衰减,残败。倚:靠。翠楼头:青翠的楼房。
今日休:今天不要了。溪水自东流:水流从东面流去。
桃花无处觅:在溪上再也找不到桃花了。拟:将要的意思。逐渔舟:随着渔船去打鱼。便有瓜皮一叶舟:既然有一只瓜皮做成的小舟。怎载得、惜花愁:用什么船来装载这满腹的愁绪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作者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惜春之情。
开头两句“春已了,人倚翠楼头”,写春光逝去,人已倚着绿树红花的高楼。“花事阑珊”即春光将尽;“春已了”表明春天过去。诗人面对残败的春景,触景伤情,不禁想起往事,于是发出了“往日思量今日休”的慨叹。“人倚翠楼头”是实写,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中间四句“溪水自东流。溪上桃花无处觅,空拟逐渔舟。便有瓜皮一叶舟。”诗人由眼前春色联想到自己的心情,想到要随渔夫而去,但又无法驱除心头的烦恼,只有借酒浇愁,于是有了“便有瓜皮一叶舟。怎载得、惜花愁。”的感叹。这四句是虚写。
最后两句“便有瓜皮一叶舟。怎载得、惜花愁?”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设问形式表达出自己想要摆脱烦乱心情的愿望,却又觉得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渔家的小船来装载这满怀的愁绪。
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青春年华流逝的惋惜和哀伤。全诗意境清丽,语言浅显,形象鲜明,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