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清江江外草,草色已迎船。
人在烟波欸乃间。
渡口夕阳山。
隔岸酒帘招我去,春意在渔湾。
醉插江梅帽影偏。
携得一枝还。

武陵春 泛小舟渡沅江寻梅

城外清江江外草,草色已迎船。

人在烟波欸乃间。

渡口夕阳山。

隔岸酒帘招我去,春意在渔湾。

醉插江梅帽影偏。

携得一枝还。

【注释】

(1)武陵春:词牌名。

(2)泛小舟渡沅江寻梅:泛舟,即乘船,泛指乘船。

(3)“城外”二句:城外的清江,江外的草丛,都是春天的景物。

(4)草色已迎船:迎船,指迎着船只。

(5)欸乃:船夫摇橹时发出的声音。

(6)渡口夕阳山:渡口,指渡头。夕阳是傍晚时分太阳落山的景象。

(7)酒帘招我去:酒家门前挂着的酒帘招揽顾客。去,往。

(8)春意在渔湾:渔湾,捕鱼人居住的地方。

(9)醉插江梅帽影偏:醉酒后,把梅花插在帽子上,帽影也随着倾斜了。

(10)携得一枝还:带着一枝梅花回去。

【赏析】

此词为作者南行途经沅水时所作。词中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城外清江江外草,草色已迎船”。这是说城外的清江之畔,江边的野草丛中,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草叶;而远处江面之上,一叶扁舟正荡漾而来。“草色已迎船”,既是实写眼前景色,又暗寓着词人的心情,他似乎要趁这美好的时光去游览一番,于是便有了“人在烟波欸乃间”一句。这里的“欸乃”指的是船工们驾船时发出的悠扬之声,既写出了江面的宁静,也烘托出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态。下片开始两句:“隔岸酒帘招我去,春意在渔湾。”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对岸酒家的门前,酒帘高挂,好像在向过路人招呼;那渔湾里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的所见所闻,也进一步表现了他的愉悦心情。“隔岸”“酒帘”“春意”“渔湾”等词语都十分贴切地烘托出了词中的意境。结尾两句:“醉插江梅帽影偏,携得一枝还。”这两句是词人醉酒之后,将一枝梅花插在头上的帽子上,帽影也随着歪斜了。他高兴地拿着一枝梅花回家了。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愉快的心情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