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
绿满空庭。
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
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
一片声清。
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诗句释义与分析
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于诗文中象征愁绪或者宁静的氛围。
- 本是寻常种:意味着芭蕉是常见的植物,没有特殊含义。
- 绿满空庭:描述了芭蕉生长茂盛的情景,使得庭院充满了绿色。
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
- 雨雨风风:连续的雨水和风声,营造了一个多风多雨的环境。
- 不觉动人情:由于环境的湿润和变化,让人产生了某种情感反应。
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
- 窗纱映处:窗户上的帘子或纱窗映射了光线,使得场景更加幽静。
- 题诗遍:可能指在墙上或门上题写了许多诗歌,增加了文学氛围。
- 一片声清:形容诗歌的声音清晰且悦耳,给人以心灵的平静。
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 残更:指夜晚即将结束时的时分,也即夜深人静时。
- 和漏几回听:表示在这样的时候,常常能听到水滴声或其他声音,增添了一种孤寂感。
译文
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
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
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
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芭蕉的生长和环境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感受。首句“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直接点明了芭蕉这种植物的常见和其带来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两句“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则通过连续的风雨声,引发读者对于自然力量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情感。
第三四句“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通过书写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后两句“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则表现了深夜时分的孤独和寂寞,强调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但稍纵即逝的时刻的深深留恋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芭蕉、雨声等自然元素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孤独时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