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文绮
诗句释义: 1. 春已深 - 表示春天已经过去,可能指季节的变化。 2. 梦已醒 - 表示从梦境中醒来。 3. 才下眉窝又上心 - 形容心情复杂,一方面刚放下忧愁,另一方面又涌上心头。 4. 愁来真不明 - 真的难以分辨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欢喜。 5. 针也停、笔也停 - 表示因为内心的纠结和不安,连平时用于消遣的针线活和书写都停止了。 6. 乱似蚕丝织未成 - 形容内心思绪如同乱麻般复杂
诗句释义: 1. 摘红英: 此句可能是描写一个动作,可能是某人在摘取秋天的花朵(通常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红英”可能是指某种红色的植物或花卉)。 2. 秋声恶: 描述秋天的声音,这里可能意味着秋风的萧瑟或落叶的声音。 3. 秋云薄: 描绘秋天天空中的云彩,可能暗示秋天的天气变得较为轻薄,或者云层较薄。 4. 花阴渐上阑干角: 描述花阴(即植物的影子)逐渐升高至栏杆的角落
一剪梅 秋夜 雨后凉蝉隔院鸣。花影中庭。月影桐阴。碧天云断雁无声。闲里秋情。忙里秋心。虫语凄凉杂夜吟。几个黄昏。几处销魂。高楼归梦故乡人。无数寒砧。无限思寻。 注释: 1. 雨后凉蝉隔院鸣:雨后,凉爽的秋风使树上的蝉鸣叫;隔院,指庭院之间;鸣,发出声音。 2. 花影中庭:花的影子映在庭院里。 3. 月影桐阴:月亮的影子照在梧桐树的阴凉处。 4. 碧天云断雁无声:天空湛蓝,白云飘散
南湖一带熏风晚,夜凉浴罢红衣软。西子几时来?姑苏月满台。水深人不见,只有鸳鸯伴。何处著秋尘?六郎残醉醒。 这首诗《菩萨蛮·咏荷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景。诗中以“南湖”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微风和凉爽的天气,同时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柔软。接着,诗人通过提问“西子几时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最后,诗人用“六郎残醉醒”作为结尾,象征着人生的起落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祝英台近·重过余氏园 【注释】 1. 菊英:菊花的花瓣。残:凋零,败落。 2. 梅雾:梅花的香气。醒:使……苏醒,唤醒。 3. 花落已成泪:指菊花凋谢,像眼泪一样。 4. 销魂:形容悲伤到极点。何处:哪里?帘钩:门上的横木,挂帘子的地方。谁家:谁的。 5. 池馆:水边的房子或建筑。 6. 可记得酒边人醉:你还记得我们在一起喝酒时的情景吗? 7. 添憔悴:因思念而变得憔悴。 8. 空忆梦影如尘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 西风月:秋风。 桂阴:桂花的树荫。 庭晚香廊:庭院中的花木,傍晚时散发出阵阵香气,廊是走廊。 天气作秋悲:天意仿佛在为秋天悲伤。 时光多恨感江郎:光阴似乎总是充满了遗憾和伤感。 【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上片起句“花耐西风月耐霜”,点出了“花”字,而“耐”字更是将花与西风、明月、霜露等自然景观相融汇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银汉无烟。 月亮在天空中,没有烟雾缭绕,显得格外明亮。 正碧云露重,秋宇寒添。 此时正值秋季,天空中的白云厚重,大地上的气温也变得寒冷起来。 去年楼上,销魂似我,今年帘外,消瘦谁看。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楼上的时候,感到无比的销魂落魄;而今年这个时候,我却在帘外看着外面的世界,却感到自己消瘦不堪。 镜中未改婵娟影,怎辜负
柳梢青 杨花 着雨才停。 因风又起,恁地销魂。 飞乱春心,做来春恨,化作春萍。 粘衣无限殷勤。 把风月因缘认真。 梦警痴莺,影迷痴燕,情悟痴人。 注释: 1. 着雨才停:刚刚下过雨。 2. 因风又起:被风吹拂起来。 3.恁地销魂:如此让人感到心痛。 4. 飞乱春心,做来春恨,化作春萍:春天的花朵随风飘落,扰乱了人的心意,让人产生了春天的怨恨,化作春水漂浮。 5. 粘衣无限殷勤:花瓣粘在衣服上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 此去不言归,知君思已灰。 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 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注释】 1. 小桃: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此处可能指的是送别之人。 2.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常常与离别相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无法持久。 3. 《阳关》:古代著名的边塞歌曲,常用于送别,含有离愁别绪的情绪。 4. 此去:此处指即将离去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色和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刘郎去后无音信。”这句话中的“刘郎”是指古代的一位英雄,他因战乱流离失所,无法与爱人联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 第二句:“春色飘零尽。”春天的景色已经逝去,无法挽回。这里的“春色”指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象,而“飘零”则形容了这些美丽景象的迅速消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惋惜。 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