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恶。
秋云薄。
花阴渐上阑干角。
依稀见。
分明怨。
梦警琼楼,露梢风乱。
心无着。
愁难说。
月明又负婵娟约。
教谁管。
凭谁遣。
夜香尽冷,人天同远。
诗句释义:
- 摘红英: 此句可能是描写一个动作,可能是某人在摘取秋天的花朵(通常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红英”可能是指某种红色的植物或花卉)。
- 秋声恶: 描述秋天的声音,这里可能意味着秋风的萧瑟或落叶的声音。
- 秋云薄: 描绘秋天天空中的云彩,可能暗示秋天的天气变得较为轻薄,或者云层较薄。
- 花阴渐上阑干角: 描述花阴(即植物的影子)逐渐升高至栏杆的角落。这里的“阑干”指的是栏杆,而“花阴”则是指植物的影子。
- 依稀见: 指模糊地看到某些东西,可能是指远方的景象。
- 分明怨: 明确地表达出一种情感(可能是悲伤、哀怨等),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情绪。
- 梦警琼楼,露梢风乱: 描述梦境中的情景,可能是梦中醒来时感到惊恐,因为“玉楼”(通常用来形容华丽的住所)被风吹得凌乱。
- 心无着: 心中没有牵挂,可能表示一种释然或放下的心态。
- 愁难说: 形容内心的忧愁难以言表。
- 月明又负婵娟约: 明月再次违背了约定,这里的“婵娟”可能是指月亮,而“约”可能是指某种约定或诺言。
- 教谁管: 让谁去管束或安慰?可能是在问谁能理解自己的痛苦或困境。
- 凭谁遣: 让谁来安慰或帮助?可能是在问自己是否能够依靠其他人来解决问题或获得慰藉。
- 夜香尽冷: 夜晚的香味已经消散,只剩下寒冷的空气,可能意味着某种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
- 人天同远: 人间与天界的距离变得遥远,可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译文:
摘下红英,秋声恶。
秋云薄,花阴渐上阑干角。
依稀见,分明怨,梦醒惊风乱。
心无着,愁难说,月明又负约。
教谁管,凭谁遣,夜香冷,人天阔。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摘取红英开始,诗人就已经开始了一种对秋天的感悟和思考。秋天的声音、云彩、花阴等元素都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背景和载体。
诗中的“梦警琼楼,露梢风乱”以及“月明又负婵娟约”等句子,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梦中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和哀怨。
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消极的情绪,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这一切。诗中的“心无着”,以及最后的“夜香冷,人天阔”,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种平静和淡然,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纳,也是对生命真谛的探寻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