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白,峰头碧,落梅香暗渔翁笠。西风透,东风骤,待得晴明,莺花时候。
莺声涩,花枝寂,春来已蜡看山屐。山如旧,春如绣,层楼望处,苍寒红瘦。
摘红英
潮头白,峰头碧,落梅香暗渔翁笠。西风透,东风骤,待得晴明,莺花时候。
莺声涩,花枝寂,春来已蜡看山屐。山如旧,春如绣,层楼望处,苍寒红瘦。
注释:
- 潮头白,峰头碧,落梅香暗渔翁笠:潮水上涨时,白色的浪花拍打着礁石;山峰耸立,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落梅的香气隐隐约约地飘散在渔翁的斗笠下。
- 西风透,东风骤,待得晴明,莺花时候:西边的风吹拂过来,东边的风也急速起来。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正是莺歌燕舞、百花盛开的时候。
- 莺声涩,花枝寂:黄莺的啼声听起来显得有些沙哑,花儿的枝条显得有些寂静。
- 春来已蜡看山屐:春天到来时,我拿着蜡制的登山鞋观赏山上的景色。这里的“蜡”是指用蜡制作的鞋子,用来防滑或保护足部。
- 山如旧,春如绣,层楼望处,苍寒红瘦:山脉依旧如旧,春天如同精美的刺绣一般美丽,站在楼上眺望远处,只见那苍茫的大地上红色已经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绣”是指春天的景色就像精美的刺绣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首句通过描绘潮水上涨时的景象,为后面的景物铺垫。接着,诗人通过对山、花、莺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特别是通过“蜡”字的使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与春天景色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留恋和不舍。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