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
柳含烟,本为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因前蜀毛文锡词中有“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句而得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五代十国毛文锡《柳含烟》释义
柳含烟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注释:柳树长在河边的桥边,它占据了春天的美丽。它的枝条倒映在水中,烟雾缭绕,仿佛是轻拂过道路的风。我曾多次攀折它,把它送给远行的行人,以此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然而这种相思之苦却让我感到悲伤。 乐府诗中有一首《横吹曲》叫做“折杨柳枝”,它是用来演奏的乐曲。这首歌词中说:“杨柳依依
柳含烟 柳
青青眼,忍看人。 人别人离不管,更将烟雨湿残春。 与罗巾。 红恨绿愁消欲尽,枝上无多风信。 一相思作一垂丝。 断肠时
柳含烟 杨柳
青青柳,正藏鸦。 借问风吹多少,霓裳一舞自堪夸。 旧杨家。 可恨销魂桥畔路。 送去征人无数。 却教闺梦变飞花。 向天涯
柳含烟 本意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柳含烟 春游忆青士天自
船缓进,就花枝。 别路青青柳发,千条金缕万条丝。 复参差。 两见梨花归不得。 昨日老于前日。 人兮不见抱琴好。 倚长松
柳含烟 咏柳
江南路,柳丝垂。 都少齐梁旧事,玉蛾金茧只霏霏。 挂斜晖。 眼眼眉眉都是恨。 人去灵和莫问,谁堪眠起对红闺。 晚风吹
柳含烟 · 至日韶阳见柳
韶阳柳,季冬时。摇曳青青如许,添来宫线织成丝。舞腰肢。 寒塘绿映春波晓。镇日黛眉颦笑。不吹风雪却吹烟。曲江边
柳含烟 · ·本意
水驿下,戍楼前。寒食清明过也,淡烟疏雨落花天。恨绵绵。 风起坝桥如雪。短叶长条堪折。一春只觉别离多。奈愁何
柳含烟 · 本事
灵和柳,弄晴春。轻飐江南绿水,东风陌上又河边。得人怜。 乱搭琼楼丝一把。故与玉郎牵惹。而今香絮滚斜晖。几时归
柳含烟 · 金城
江南路,几回游。最恨长堤柳絮,吹来偏向鬓边秋。白人头。 记得当年曾手植。不道长条非昔。翻怜杨柳不知愁。更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