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阅
【注释】 1. 过萍乡:路过萍乡。过,经过。萍乡,古县名,今属江西省。 2. 悠悠休问渡江萍:不要询问渡江时漂浮的莲花。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3. 山人毛人丹已成:山中的隐士和猎人已经修炼成仙。山人,指山中的隐士。毛人,指打猎的人。 4. 路入潇湘向西去:道路通向遥远的潇湘地区(湖南)。潇湘,湖南一带,多指湘江流域。 5. 暮云寒日下孤城:傍晚时分,云层中透出的寒冷阳光照耀着一座孤城。暮云
【注释】 飞仙桥:郴州东城湘江上的一座古桥。 匮中(kuì zhōng)飞出:指从书中飞出来的,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 过辽天:经过辽远的天空。 楼上归来:在楼上归来。 云物已闲:形容景物宁静闲适。 松已老:形容树木已经苍老。 芝田:灵芝的草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飞仙桥时所写。飞仙桥是郴州著名的景点之一,诗人在此游览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首句“匮中飞出过辽天”,意思是说
这首诗出自《郴江百咏》卷二十五,作者为明代诗人李东阳。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萦纡鸟道少人通,只有豺狼夜过踪。 ``` - 注释: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少有人行走,豺狼夜晚经过留下踪迹。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百丈山的荒凉景象,山路蜿蜒而少有人走,豺狼等野兽则是夜间出没,给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野性。 ``` 自衒崚嶒逾百丈,安知七十二高峰。 ``` - 注释:自己炫耀着巍峨高耸超过百丈
注释:九座山峰深处是禅关,仍然有人居住并讲说明白。一句话原本是男和女之间的对话,当时应该在灌溪传开。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对九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对比男女之间的对话,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及对于这些现象的思考和领悟
注释:无水不如三峡险,有山皆似七闽深。 译文:没有水的地方没有三峡的险要,有山的地方就像七闽那么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南方山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万壑深连郴水流出,千山高拥石门开启。 注释:万壑:万条沟壑。深连:深深地连接。出:流出。千山:指崇山峻岭。高拥:紧紧围住。石门:山名。 赏析:此诗描写了湖南永州的山水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龙江,今黑龙江。浩淼:水势广阔的样子。何浩淼,形容水流浩渺无边。乘舆,帝王所乘的车马。济:渡过。呼舟,招呼船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黑龙江畔乘船渡河的生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首句“龙江”,点明地点,为下文写景作铺垫。次句“何浩淼”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长江之水的浩瀚无际,形象鲜明,令人神往。三、四句通过写行客簇拥着船夫渡江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注释:在曲形的栏杆上,高高的梯子伸向紫色的山色中,苏仙的故居在古城束面。 你不用着登山鞋去攀登,万壑千峰一天就可以游览完了。 赏析:此诗描写郴州城东的苏仙阁。苏仙阁在郴江上,是郴州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作者由登楼远望,联想到苏仙的传说,并由此生发出“万岫千峰一日穷”的奇思异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送郑少尹赴澧》。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书生著书贪日课,文士卖文救穷饿。青楼歌酒属富儿,不意此名君乃荷。(第一联) - “书生著书”指的是读书人写文章、做学问,“贪日课”表示为了生计而勤奋地读书或写作。 - “文士卖文”指的是文人以文章换取金钱。 - “青楼”在古代指的是妓院。 - “富儿”指的是富有的人。 -
诗句释义: 1. 眼儿媚:这是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长调”,是一种较长的词形式。 2. 楼上黄昏杏花寒:描绘了一幅在黄昏时分,楼上的杏花显得特别寒冷的景象。 3. 斜月小栏干:描述月亮斜挂在栏杆上的情景。 4.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这里用燕子和征雁来衬托黄昏的气氛,同时提到了“画角声残”暗示战争或离别的场景。 5.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