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诗句释义:

  1. 眼儿媚:这是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长调”,是一种较长的词形式。
  2. 楼上黄昏杏花寒:描绘了一幅在黄昏时分,楼上的杏花显得特别寒冷的景象。
  3. 斜月小栏干:描述月亮斜挂在栏杆上的情景。
  4.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这里用燕子和征雁来衬托黄昏的气氛,同时提到了“画角声残”暗示战争或离别的场景。
  5.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风中,带着眼泪看着窗外的风景。
  6.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通过秋天和春天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译文:
在楼上,黄昏时的杏花被寒气笼罩,斜斜的明月映在栏杆上。一对燕子在天空中飞翔,两行大雁正在南飞。远处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号角声,仿佛是战地的气息。在春风中,窗户边的那个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泪水。她似乎回到了过去,那时的秋水清澈,春山淡远。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春日黄昏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景物和情感的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句“眼儿媚”点明了主题,即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首词以黄昏为背景,从视觉(杏花、燕子、雁群)到听觉(画角声),再到嗅觉(东风),层层递进,形成了一种丰富的感官体验。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等细节,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稍显寂寥的画面。而“画角声残”则增添了一丝哀愁与悲壮。这里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被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词既有诗意又有哲理。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与过去时光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时空流转的感慨。从秋水、秋山,到春水、春山,诗人巧妙地运用季节变化来比喻人的心境变化,使得整首词既富有哲理又富有情感。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春日黄昏图景,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