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欲断更菱丝,香径晚凉披。
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
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
归期尚可,燕方飞去,雁未来迟。

诗句释义

1 藕丝欲断更菱丝,香径晚凉披:藕丝与菱丝(可能指的是植物的茎)交织在一起,在夜晚微凉的香气中被轻轻拂过。

  1. 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的景色,其中提到了“梧桐半落”,意味着梧桐树的一半已经凋零,而“蒹葭”则是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它们相对而立,没有结出果实。最后,“豆蔻”通常用来指年轻女子,这里却表示为“无枝”,意味着年轻女子不再有青春的花朵可以开放。
  2. 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这里的“淡黄衫子”可能是指一种淡黄色的衣服,或者是某种特定的颜色。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这种衣服显得更加显眼。然而,无论多么思念,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归期尚可,燕方飞去,雁未来迟: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前现实的无奈。燕子已经飞走了,而大雁还没有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译文

藕丝欲断更菱丝,香径晚凉披。
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
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
归期尚可,燕方飞去,雁未来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藕丝”“菱丝”等元素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暗喻了诗人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纠结。通过对梧桐、蒹葭、豆蔻等植物的刻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月亮、燕子、大雁等景物的描绘,诗人也展示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