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越国何年来蜀魄,离人此夜发吴吟。
君为花鸟羁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
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
【注释】
太平寺:在今四川成都。
闻子规(zhǐ guī):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溪山月出满青林,杜宇(du yu)千声怨碧岑(cí jīn):指诗人在太平寺中听到杜鹃啼声,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与家乡亲友隔绝,因而感到悲伤惆怅。溪山月出满青林,指月光照耀着青山绿水;杜宇(du yu)千声怨碧岑,指杜鹃鸟在高高的树上鸣叫,发出千声哀怨。杜宇即杜鹃鸟。碧岑,青山。
越国(guó)何年来蜀魄(pò),离人此夜发吴吟:指诗人听到杜鹃啼声,想到自己离开故乡越国到吴地作官,因此感到悲愁惆怅。越国,古国名,战国时期为越国。蜀,指今四川省。魄,魂魄。离人,离开家乡的人。此夜,这个晚上。发吴吟,指诗人在越国作官时,在吴地作诗。
君为花鸟羁(jī)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我因为被朝廷作为花鸟一类的人拘押在这里,而你却有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心志。花鸟羁愁主,指诗人因被朝廷作为花鸟一类的人拘押在这里,心情郁闷。羁愁,比喻忧愁。
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我们虽然身处天涯,但在这个清晨,却偶然相遇了。太平钟鼓,指太平寺的钟鼓声。沉沉,形容声音低沉、悠远。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秋游成都太平府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全诗共四十二个字。首句“溪山月出满青林”,写诗人在成都太平寺里听到杜鹃鸟啼叫,看到月光洒满青山绿林,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与家乡亲友隔绝的伤感情绪。第二句:“杜宇千声怨碧岑。”写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想到自己离开故乡越国到吴地作官,因此感到悲愁惆怅。第三句:“越国何年来蜀魄,离人此夜发吴吟。”写诗人听到杜鹃啼声,想到自己离开故乡越国作官,因此感到悲愁惆怅。第四句:“君为花鸟羁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意思是说:我因为被朝廷作为花鸟一类的人拘押在这里,而你却有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心志。第五句:“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意思是说:我们既然身处天涯,却在这个清晨偶然相遇了。太平钟鼓,指太平寺的钟鼓声。沉沉,形容声音低沉、悠远。最后两句:“君为花鸟羁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意思是说:我因为被朝廷作为花鸟一类的人拘押在这里,而你却有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心志。
这首诗是颜真卿晚年的作品,是他游成都太平寺时所写。诗的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句叙事抒情。诗的语言质朴无华,风格苍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