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
幽人厌城市,结屋近松萝。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决定在山林中建造一所小屋。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士或隐居者,他们通常远离尘世的繁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结屋:建造房子 近松萝:靠近松树和萝藤 一笛秋风急,千岩晚照多。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呼啸,阳光斜洒在山岩上。 一笛秋风急:指吹奏笛子时感受到秋风的急促 千岩晚照多:形容夕阳下山岩的景色美丽动人 竹根邻叟醉
秦会之题绝尘亭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此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注释:脱去世俗的纷扰,远离尘世喧嚣,寄托于这个亭子。池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远处山峰若隐若现,如同数不清的青色螺壳。世事让人惊心动魄,犹如残梦一般令人心酸;行事隐居,却又怕自己独自清醒,无法适应世俗的眼光。只愿过着清静自在的日子,无需再去研读那些炼丹经书。 赏析
【译文】 千山依奇峭,十日寄登临。 宇宙蜂房小,功名虎穴深。 诗多马上得,家只梦中寻。 头白双亲健,飘零寸草心。 【注释】 1. 太行道中:指在太行山的途中。 2. 倚:依靠。奇峭:奇特险峻。 3. 十日寄登临: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登临的目的。 4. 宇审蜂房小:比喻世间事物如蜂房一般密集细小。 5. 功名:成就事业和名声。虎穴:比喻危险或困难重重的地方。 6. 诗多马上得
霜梧一叶落,尘鬓几茎秋。 霜打梧桐树,叶子已经落下,诗人感叹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头发已经变白了,用“尘鬓几茎秋”来形容自己衰老的状况。 夜久灯仍暗,人闲室自幽。 夜色已深,灯光依然昏暗,室内一片静寂,只有诗人一人在沉思。用“人闲室自幽”来描绘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文书遮眼具,仕宦活身谋。 为了生活,不得不面对繁重的文书工作,为了仕途,不得不谋划未来的生活
【注释】 1. 马足疲长路:马足,指马的双脚;疲,指疲倦;长路,指漫长的道路。 2. 林端霁色开:林端,树林边缘;霁色,晴朗的天气。 3. 客程经十驿:客程,客人旅途中经过的路;驿,古代传递文书、接待旅客的机构;十驿,指十个驿站。 4. 村酒只三杯:村酒,乡村的美酒;只三杯,指喝三杯酒。 5. 病叶迎秋落:病叶,指有病叶子的树木;秋落,指秋天落下。 6. 疏云送雨回:疏云,稀疏的天空云彩;送雨回
把酒送秋去,此怀难具陈。 十年江海梦,一几簿书尘。 自叹栖栖者,谁怜落落人。 渊明归思切,篱菊带霜新。 译文: 在秋天的最后时刻,我举杯送别秋天离去,心中的情感难以全部表达出来。我在江海漂泊了十年,如今回到故乡,却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那些曾经熟悉的事物都变得陌生了。我感叹自己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鸟一样漂泊,又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孤独和无奈呢? 我想到了陶渊明,他在晚年归隐田园,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岁晚,霜风劲,故束装千里行,以写景起兴。颔联两句写别离之情,重义交朋,老大宦情轻,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颈联写别后,与友远隔,关山月明,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尾联用“浊酒”暗示了离别时的悲凉心情。全诗以“别”字贯穿,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凄美。 【答案】 岁晚霜风劲,束装千里行。 岁末霜冷,寒风刺骨,我不得不匆匆地收拾行装,踏上万里行程,这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 别向德深
注释: 去意浮长汴,离怀咏晓灯。 明时非不遇,幽黜坐无能。 岁月惊双鬓,林泉许曲肱。 从今藏羽翼,敢复觊飞腾。 译文: 我离去的愿望像江水一样绵延不绝,离别的心情如同清晨的灯火一样明亮。 现在的时代并不是没有遇到良才,而是被贬的人无法发挥作用。 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隐居山林是允许的。 以后我要隐藏起我的抱负,不敢再去追求高飞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种荔枝核有感:荔枝成熟后,人们会把荔枝核种在地里。 荔子欲传种,他年养老饕(táo):荔枝核能结出果实,希望明年能吃到美味的荔枝。 千颗植:种植了上千棵荔枝树。 已喜寸萌高:荔枝树苗长得非常快,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高。 岂耐雪霜苦,空惭浇灌劳:这株荔枝树苗怎能经得起严冬寒风和霜冻的考验呢?它只是空自惭愧地感到自己辛勤浇水施肥的劳动是徒劳无益的。 藏核种蟠桃
【注释】 震山岩: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又名灵隐寺,是佛教名山之一。 翠石黏云湿:青苔附着在石头上,把石头都弄湿了。 寒岩带藓深:寒冷的岩石上长满了苔藓,显得十分深重。 树函怀古意:树中蕴含着怀古的情感。 水印读书心:就像水墨画一样,把读书的心情印在上面。 经济神犹在:经济神仍然在这里存在。 幽栖径可寻:在幽静的隐居之处,可以寻找到一条小路。 青毡吾旧物:青毡是我过去的东西,我把它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