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梦斗
荷净轩前水浮鸭,翠眉亭下柳藏鸦。 亦要丁宁春照管,如何游子不思家。 注释: - 荷净轩:一种装饰有荷花的轩窗,这里指代一个装饰华丽的房间。 - 水浮鸭:水面上漂浮着鸭子,形象地描绘了池塘中鸭子悠闲自在的样子。 - 翠眉亭:一个以青翠的眉毛命名的亭子,可能因为其建筑风格或装饰而得名。 - 柳藏鸦:柳树掩映下隐藏的乌鸦,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感。 - 亦要丁宁春照管:意为也需谨慎关照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如下: 建邺古都会,东南气势雄。 宣流分汉使,礼乐有周公。 自是通儒术,元非急治功。 一江秋色外,九郡月明中。 云泽遍田里,声华彻昊穹。 藩方小盘薄,廊庙即舂容。 力可安燕祚,学能传孔宗。 经纶方寸起,勋德古人同。 妄息五官寂,灵存万虑空。 井寒那起浪,木静不惊风。 定者心之主,行兮用以充。 苍生望霖雨,宁久蛰泥龙。 注释: - 建邺古都会
【注释】 ①人言:众人所说。楼观:即楼台,这里指楼阁。②太清:即太清宫。③二京赋手:指汉代班固、张衡的《二京赋》。④汴水:指汴河。⑤□□:形容柳条柔弱无力的样子。⑥垂杨:柳树。 【译文】 人们常说这楼阁高耸如寥阳,巍然屹立在太清旁。即使有像班固、张衡一样的赋家来描绘,也要费尽心思铺展开来。 客窗中梦断,星稀月暗,一夜无眠。往日春风吹拂汴水上,有多少垂柳依依。 【赏析】
【注释】 思家:思念家乡。五首:五首诗的合称;竹枝体:一种民间诗歌体裁。“竹枝”是古代巴渝一带民歌的一种,其曲调优美,歌词多以男女情爱为题材。这里用指妇女思念丈夫。挼:揉搓。蚕子:蚕蛹。炙:烤。松木:柏树。炙:烤。治:加工。要:须、必须。游子:在外的游子。 【赏析】 此诗写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时思念丈夫的情景。诗中通过妇女对蚕蛹、柏树、麦田、游子的描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寻常一样:平常。 人月圆 :词牌名,本调有单调和双调之分。 一奁明镜,能圆几度:一个梳妆用的铜镜,照见自己容颜的衰老。 输少年游 :意思是不如少年时候的欢乐。 【赏析】 《人月圆》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写中秋之夜,人们赏月饮酒,欢聚一堂;下阕写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年华易逝,青春不再,只有少年时的快乐才是值得珍惜的。全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逝
【译文】 车子驶出范阳界,望太行已不见。 又别太行去,征衫泪滴班。 仙游在北岳,骚兴满西山。 世换如碧古,云收意似闲。 【注释】 车:指马车或车辆。 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为汉时燕国故地。 望:看。 仙游:神游,即游览。 北岳:山名, 在山西大同市西。 骚兴:指屈原《离骚》中的忧愤之情。 西山:指华山。 世换:世事变幻。 碧:青色。 意:意志。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从范阳出发,赴任途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登雨华台”: - 关键词: 雨华、台 - 注释: 雨华台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场所,这里用来象征某种高处或重要的地方。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高处或重要场所的向往和敬仰,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此地有着某种重要的使命或任务要完成。 2. “读马华国碑”: - 关键词: 马华、国碑 - 注释: 马华可能是指马来华人或马来西亚人
【注释】 1. 竹枝体:乐府《鼓吹曲辞》有《上声歌》,属《子夜歌》曲。此诗仿照其形式创作。 2. 六旬:六十年,指自己年岁已大。 3. 九十重亲:指父母。古代称父年五十、母年四十为“中寿”,称父母年各九十为“九老”,这里泛指父母。 4. 发不华:头发不花白,意谓头发乌黑,精力充沛。 5.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6. 思家:思念家乡。 7. 赏析:这是一首以竹枝体写成的诗歌
注释:儿子们大多荒废学业自己种花,女儿们现在在侍奉人,如今已经能自己梳妆打扮。等到儿女们长大成人,担心他们失去家教,无法成才。作为游子的我们,怎能不思念家乡呢? 赏析:这首诗以竹枝体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子女的担忧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念。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子女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注释】 破:打破。蓼花:指蓼草。 【赏析】 向晓风顺挂帆,这是写诗人乘船出发的清晨。“向晓”点明时间,说明是在早晨,“顺挂帆”,表明诗人心情舒畅,一路顺风。“破”字用得巧妙,写出了初秋天气的特点,即天气晴朗,晴空万里,云开日出。“顽阴破处见秋空”,这是说,经过一场绵绵细雨后,乌云被吹散了,露出了秋天的天空。“顽阴”是形容乌云,“破”是突破,这里指冲破乌云,指天放晴。“破”字在这里既形容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