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梦斗
诗句解析: 1. 笋舆咿轧乱山隈:笋舆,竹制的轿子,咿轧声是轿子行进时发出的声音。乱山隈,杂乱的山间小路。 译文:竹轿在山间小路上行进,发出的咿轧声与四周的山林交织。 2. 拥鼻清吟当探梅:拥鼻,用手捂住鼻子。清吟,轻声吟唱。当探梅,指去探访梅花。 译文:我用手捂着鼻子轻吟,准备去探访盛开的梅花。 3. 我已少知忧责少:已,已经。知,知道。忧责,忧虑和责任。少,减少。 译文
汶阳重九 烧灯才了客天涯,秋过重阳未到家。 自叹满梳搔白发,不堪好酒对黄花。 折腰肯使羞元亮,落帽多应罪孟嘉。 寂寞汶阳溪上路,寒风拂柳晚阴斜。 注释: - 汶阳:地名,今山东省汶上县。 - 重九:重阳节。 - 烧灯:点灯照明。 - 客:指作者自己。 - 秋过重阳:过了重阳节。 - 满梳:梳头梳得很多。 - 白发:指头发变白。 - 堪:能够。 -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陶渊明。 - 孟嘉
维扬见陈孝先制机辱授馆因呈小诗见意 倦客秋帆归较迟,亦闻采藻鲁侯池。 不烦下榻眠高士,宁复登楼卧小儿。 病菊耐霜癯似我,寒风吹面鬓如丝。 君非能出不能处,心事相同因得知。 译文: 在扬州见到陈孝先的制机,被羞辱地授馆。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我厌倦了旅途的疲惫,秋天的船帆归来得比较晚。听说鲁侯池里有采集水草的人。 我不麻烦你们为我准备床铺,也不让高士们为我安睡。我也不让孩子们登上高楼。
这首诗是呈赠给金陵教授陈宜之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陈宜之的才华和学问。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文物依然故燕园,扶持云是有师门。 - 文物:这里指陈宜之的学识和成就。 - 依然故燕园:表示陈宜之的学术成就如同在旧时的燕园一样,依旧保持着他的才华和声望。 - 扶持云有师门:表达了对陈宜之的尊重和支持,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和导师。 2. □花似醒醉夫梦,頖藻如招骚客魂。 - □花:一种植物
【注】①僦(jiù):租赁。仪真:今属江苏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南京的下游地区。②当年:指金陵(即南京)。③衣带水:指长江。④元:同“原”。 金陵租船渡过长江到仪真上岸。 事业用诗书来建立,国家只靠仁义才能兴旺。 当初的衣带水,哪里管它兴亡?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点明题旨:“事以诗书立”,意谓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以经世致用为准则;次句进一步申说,强调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昌盛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在金陵租赁了船只渡过长江到了仪真上岸, 船夫忽然惊讶地问道,春天的事情已经平分。 注释: - 金陵:指南京。古代以“金陵”代称南京。 - 僦(jiù):租用;赁借。 - 仪真:今属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是镇江市的别称。 - 春事:春天里发生的事或景物。 - 已平分:已经平均分配完毕的意思。 译文: 我在南京租了船渡过长江到达仪真上岸, 船夫突然惊讶地问道
【注释】 金陵:今南京市。仪真:今江苏仪征市,长江中游北岸,为南京附近最大的河港之一。寒波白似面:指江水寒冷碧绿如面。远岫劣于眉:指江上山峰苍翠欲滴,但比美女的眉毛还要淡。无多作:没有多少浪花。淮南正要诗:指淮南地区是诗人要到达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从南京渡江到仪真的情景。首句“寒波白似面”,用比喻的手法写江水之冷;次句“远岫劣于眉”,写山峦之秀美,以远岫比美女的眉毛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仪真:今江苏仪征。“西河”指唐代诗人王之涣,字季凌,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县令,因在郡中修水利有功,被贬为巴陵郡司马。他写有《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首联是说:江风凛凛,天气渐寒,太阳已落下去,江面宽阔而天又多云。 颔联是说:在金陵时怀想古迹,那些怀古咏史的诗句,没有比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更美妙的了。 颈联是说
注释: 济州:地名,在今山东省。 涂中:田间。 潘郎句:潘安的诗句。潘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美男子,他常穿长衣,手持玉貌,行走于街市之中。他的容貌美丽绝代,人们见了都为之倾倒。 “涂中风”句:意思是田间的风雨还很长。 少人耕处:很少有人耕种的地方。 地最阔:土地最为宽阔。 多日阴时秋更悲:经过多日阴雨天气,秋天更加显得悲伤。 山向近来青淡淡:山的方向越来越近,但颜色却越来越淡。 树因远看黑离离
【注释】 1. 舟:船。 2. 桃源:指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里借指家乡。 3. 捷径:近便的道路。 4. 据要津:占据有利的位置。 5. 水趁晚潮势:水趁着夜晚潮涨的势头。 6. 岸陈秋绿迹相亲:岸边长满了秋天的绿色植物,与水岸的景色相得益彰。 7. 客路无多日:离家在外的日子不多了。 8. 小春:初春时节。 9. 淮流:淮河。 10. 扶杖:拄着拐杖。 11. 逢人便谓:遇到人家就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