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梦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根据选项要求分析判断正误。 (1)“风帆夜泛清河”的意思是:夜晚乘船在清澈的河面上疾驶。“清河”指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风帆夜泛”即指乘船在夜晚的黄河上航行。 (2)“风饱晴川十幅蒲”的意思是:风帆鼓满,在晴天的河面上行驶着十幅大帆
. 舟次比屋: - 诗句: 舟次比屋 - 译文: 在船上停靠在每一户人家。 - 注释: “比屋”原指房屋相对,此处比喻船停靠于每户人家。 2. 当年图上看中原: - 诗句: 当年图上看中原 - 译文: 当年我在图画中看到那片中原的土地。 - 注释: “图上”指的是画中或心中所想的地图或理想之地。“中原”指中国中心地区或古代中原,常作为文学中的地理和文化象征。 3. 欲渡长淮梦断魂: -
【注释】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天气:指气候。才晴:刚放晴。 不同:不寻常,不同一般。拂面:轻轻掠过面部。和风:春风吹过水面,泛起微微涟漪。关心处:心中牵挂的地方。杨柳:垂柳。深青:颜色较深的绿色。浅红:颜色较浅的红色。 【赏析】《旌德道中即事》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春天天气晴朗时,诗人经过旌德县城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天气才晴便不同,轻轻拂面有和风
泾县琴台 石台突兀倚晴空,一带春江泻玉虹。 千古佳名唤行客,骑鱼何处访琴公。 注释:泾县的琴台石台高耸,直插云端,与碧蓝的天空相连。春天的江水带着细碎的阳光,如同白色的绸带一般流淌下来。“千古佳名”指的是琴台的名字,它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传颂。“骑鱼”是一个比喻,表示游客们骑着鲤鱼去探访琴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泾县琴台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第一句“石台突兀倚晴空”,形象地描绘出琴台石台的高耸
【注释】 登崖:登山,登上高处。支筇:拄着拐杖。聊:姑且,暂且。阳:阳光。兴亡:指兴盛或灭亡,也指世事。故故:故意,有意。撩人:惹人注意。 【赏析】 宝应城北门外有一座山,山上的树木茂盛,遮天蔽日。诗人登上这座山,在夹道繁阴中走了一里多路,觉得十分惬意。诗人拄着拐杖,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诗人对这千步长的夹道绿荫感到十分满意。 “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释义】: 驿路车声软,斜晖雨脚收。 柳阴家晓鹊,桑椹醉春鸠。 注释: 1. 景州:古郡名,今属河北、河南两省交界处。 2. 驿路:指驿站附近的道路。 3. 车声软:指车轮滚过的声音,因为车轻而慢,所以听起来像柔软的乐曲一样。 4. 斜晖雨脚收:夕阳渐渐西下,雨水也慢慢停歇了。 5. 柳阴:指杨柳树成行的树阴。 6. 家晓鹊:即晨昏时叫的喜鹊。 7. 桑椹(shēn)醉春鸠:桑葚是春天成熟的水果
【译文】 败芦衰柳倒插江边,刚一看见黄云密布田野。 小船乘着风的狂澜斜着入江,帆儿因了顺风鼓满而不靠桅杆。 青翠的青山经历了许多兴衰,一群白色的鸟儿静静地窥伺人世。 江南地暖,还没有吹起雪花,小春的天气正当梅花盛开。 【注释】 渡江至龙潭即事:即事: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内容是写眼前景物和感想。 才见黄云接亩堆:才:刚刚。 舟趁澜狂斜入浦:趁:趁着。 帆因风饱不依桅:帆:指船帆。因:由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竹筱村店肆笔:竹筱,即竹筒,村店,指村中的小店。肆笔,可能是店铺中用于书写的笔。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村店中写下了一些诗句或者作品。 2. 西望武昌东夏口: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东夏口,可能是武昌的东面或附近地区。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向西望去,看到武昌的景色,同时提到东夏口的位置。 3. 下窥铁瓮固依然:铁瓮,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武汉市
【释义】 在金陵租了船渡江至仪真登陆,风顺帆心饱,潮平棹尾收。 拥书人自卧,一息到真州。 【赏析】 《送张参明经还乡》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送别之情,写得十分委婉细腻,感情深厚,风格清新自然。诗的大意是:在金陵租了船渡江至仪真登陆,船行顺风扬帆,帆满水满;船行平稳,船桨收拢。船靠岸后,我与朋友一起上岸,朋友把行李书籍安置好就回家去了。我则独自躺在船上,休息片刻,然后才踏上归程
金陵(今江苏南京)租船渡江,至仪真(今属江苏)登陆。 天围春涨阔,水展夕阳红。 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 注释:春汛到来,水位上涨,天空仿佛被水包围;夕阳映照在水面上,泛起红色的波纹。 我已经是淮南的游子,常常怀念着江东的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