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桂
【注释】 江练:指长江。练:细丝,这里指江水。 密簇草头明:形容露珠像星星似的密集地挂在草尖上。 酿:积聚。造:产生。 新雁:新飞来的大雁。 吹竹弹丝无此声:没有琴声那样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秋景抒怀诗。首联写秋江景色。颔联写秋风之劲,秋意之浓,秋日之长。颈联写月色中雁阵的移动和远处山寺暮钟的回音。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对吟之乐。全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首联“江练紧缠山脚白,露珠密簇草头明”
【注释】 (1)大别山头:指湖北大别山区。访早梅:到山上寻找早开的梅花。邂逅:相遇。笑颜开:面带喜色。 (2)十年一梦:比喻人生短暂,如梦一般。看看老: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万水千山:形容旅途遥远、艰难。得得来:形容路途遥远、漫长。 (3)马祖话中:指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的禅语。心即佛,镜非台:禅宗认为,心即是佛,镜子并不是用来照见佛的形象,而是用来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今了却此公案,便是公门及第回
【注释】 登胡氏楼:诗人登上胡氏楼。 水将罗带绕:水波荡漾,如同女子的罗带一样环绕着楼台。 山展画图开:山峦起伏,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被展开。 二十年前客:诗人说自己十年前曾作为客人来到这所楼中。 身闲又此来:今天自己闲暇无事,再次来到这里。 【赏析】 这首诗写登胡氏楼所见景色和所感情怀。首联写景。以“水”字领起,先写楼外的水波荡漾,如美人的罗带缠绕,然后描写楼前的远山,像一幅展开的山水画
黄澄伯下第以诗来访次韵平塘水外竹三亩,古木阴中屋数间。 天幸诸贤皆大用,分甘少病比长闲。 百年世事皆前定,一枕清风无后艰。 多谢新诗来慰藉,不堪溢美欲封还。 注释: 1. 平塘水外竹三亩:指的是作者在平塘边上的竹林里找到了一块三亩大的空地。 2. 古木阴中屋数间:指的是在古木树下有几间房子。 3. 天幸诸贤皆大用:指的是自己有幸与诸贤同在朝廷任职。 4. 分甘少病比长闲
题涂季儒愚安堂 而翁吉德怕人知,天与良孙一似之。 自分随缘栖矮室,何曾弄巧蹈危机。 人生怀抱祇平易,天下道涂皆坦夷。 此语莫书堂上壁,客来徒说是和非。 注释:涂季儒的“愚”是说他的愚直、质朴。吉德,这里指自己。天与,上天给与。良孙,指自己的孙子。自分,自认。弄巧,卖弄聪明,巧取豪夺。蹈险,冒风险。抱,怀抱。平易,简单、朴素。坦夷,平坦无障碍。这句说,做人要心地坦然平和。莫,不要。书,写
诗句原文 琵琶亭下北风狂,浩荡江天接大荒。 亟舍扁舟登伟观,旋呼官酒作重阳。 故人一见惊头白,寒菊新开满眼黄。 底用四弦如裂帛,异乡游览自悲伤。 译文赏析 在琵琶亭下的寒冷秋风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浩瀚无垠的壮阔感,江水与天空相接,仿佛连接着无尽的荒凉之地。随即他急切地收拾好小船,登上了宏伟壮观的观景台,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重阳节的美好。然而,见到老朋友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对方的头发已经斑白
【注释】 飞锡:指佛教中僧人行走时所持的铁锡杖。避俗翁: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隐士。 劈面:正对着。霜风:冷风。发被诗催白:头发因忧愁而变白。知我颜须借酒红:知道我的容颜因忧愁而变得憔悴,需要借酒来驱散愁绪,使其焕发生机。 秀谷:山名,位于今江西南昌市南。空寮:空寂的僧舍。文通:梁武帝萧衍的字号。 碧云句: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中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之句
【注释】 不待吹嘘(pì)送上天,凌云意气自飘飘然。 长江秋色将征旆,半夜霜威袭客毡。 淝水功名须尔力,斜川风月了吾年。 师门念旧如相问,为道衰颓怕着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范之侄谒留守的一首诗。诗中写送别之情。 “不待吹嘘送上天”的意思是不必夸耀自己的才能就可以飞上天。这是对范之侄的鼓励,要他不要谦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凌云意气自飘飘然”,意思是他有凌云壮志,气概豪迈,精神焕发。
酬坚大师 蜀山越峤倦跻攀,拄杖经年挂壁间。 驹隙光中惊迅速,龙泉山里占清闲。 但存宝藏明珠在,不管石头行路难。 香冷磬残经卷了,倚栏静数暮鸦还。 赏析: 这首诗是酬劳坚大师之作,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蜀山越峤倦跻攀”,描述了自己对于攀登的厌倦,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无奈和疲惫。 次句“拄杖经年挂壁间”,则是对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意图。同时要结合诗歌中意象、意境以及手法等进行赏析。 “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意思是在江淮之间辗转漂泊了大半生后,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吴城家乡,眼睛已经熟悉了这个城市的一切。“吴城”是作者的故乡,也是其一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