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明
诗句释义与赏析 解析古诗中的自然美景与文化意涵 1. 癸水江头石似浮——描写漓江边石头的质感与形态,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自然美。 - 描述漓江边的石头,其形状仿佛浮动在水面上。 - 使用“似浮”一词,增强了对石头轻盈特性的形象表达。 -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感受力。 2. 银河影里月如钩——通过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悬挂于天空的银色长钩。 - “银河影里”指的是夜晚星空下的景象
丹霞岩,是诗人在游览中所见的一处风景。诗中通过丹霞岩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深深热爱。 玉玲珑:指丹霞山的岩石形状独特,如同玉石一般玲珑剔透。这里用来形容丹霞山的岩石之美。玉玲珑外玉崔巍:形容丹霞山的岩石如同美玉一般,又高又伟岸。这里用来形容丹霞山的岩石之美。曾与三贤识面来:指的是诗人曾经与唐代的三位贤者(李渤、李白、元稹)在此相识。三贤:指的是唐代的三位贤者李渤、李白
【注释】 邸报:官署的公告。 潇潇:小雨纷纷而下的样子。 数:数落,指对鹅群的呼唤和指挥。 孤雁:失群的鸟。 【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写一位游子在秋日傍晚时分,倚阑干而望的情景。 首句“西风飒飒雨潇潇”,描写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西风阵阵,雨下得正紧。这两句是全篇的基调,奠定了全词悲凉、萧索的感情气氛。 第二句“小小人家短短桥”。这句是说,在这凄风苦雨中,一个小小的人家只有一座短短的木桥
【注释】 甲子:天干地支中的六十年,即六十个循环。 青犬:指狗,也用来代指时间。 金墉城:指京城,即长安。 瑶池苑:古代神话中神仙聚居的地方,这里指皇宫。 织女机:织女的织布机,这里代指织女星(即婺星)。 【赏析】 此诗以“清秀山”为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甲子循环各一时”,点明时序更替,岁月如梭。次句“又逢青犬护岩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仿佛是一幅山水画卷
【注释】 白龙洞口:在山西永济县。白龙台:即白龙庙,在今运城西南。南天:指南方的天空。豁开:开阔。苍壁:指山崖。漫题:随意题诗。三数字:指“一”至“四”。后人:后来的人。曾:曾经。来:来到。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当时诗人任绛州司马,途经永济白龙庙作此诗。 首句以“白龙洞”为题,点明题旨。颔联是说,诗人登上白龙庙的台子,放眼向南望去,那辽阔的天空,就像被打开似的
《栖霞洞》 玉洞沉沉锁碧虚,月华曾伴日华居。 刀圭影触金丸弹,蝉蜕形留锦鲤鱼。 旧隐已荒三径草,仙人忽授数行书。 丹霞自有栖真处,十里松风可跨驴。 注释: 1. 玉洞沉沉锁碧虚 - 玉洞深深隐藏在碧绿色的山间。 2. 月华曾伴日华居 - 月亮的光辉曾经陪伴着太阳的光辉。 3. 刀圭影触金丸弹 - 刀圭的影子触碰到了金色的丸子(可能是指剑尖)。 4. 蝉蜕形留锦鲤鱼 -
【诗句释义】 乘着马车初到朝阳洞时,想起以前秋天来这里游览。没想到我持着军旗,在这里还停留了这么久。 立在屋中得到僧人的招待,高兴得宴饮庆祝;游山赏景像谢灵运一样风流潇洒。 劝酒同举菊花盏,往来自己驾莲花叶舟。 傍晚时分洞门渐渐烟雾锁住,只是应该归心更添一份忧愁。 【译文】 乘着马车初到朝阳洞时,想起以前秋天来这里游览。没想到我持着军旗,在这里还停留了这么久。 立在屋中得到僧人的招待
绿野年来喜有秋,行春到处小淹留。 朝阳亭上初披雾,水月岩中更枕流。 竹径不容周俗驾,桃蹊还泊晋渔舟。 遨头自愧非元老,滥总师干乏壮猷。 注释: 游朝阳洞次孙机宜韵:游览朝阳洞的诗作,与孙机宜一起吟咏。 绿野年来喜有秋:绿野(指郊野)来年秋天很高兴。 行春到处小淹留:在春天游玩时,不知不觉地耽搁了下来。 朝阳亭上初披雾:朝阳亭上刚一揭开云雾。 水月岩中更枕流:在水月洞中,我仿佛又睡着了。
玉玲珑外玉崔巍,曾与三贤识面来。 自有此山才有此,游人于此合裴回。
西风飒飒雨潇潇,小小人家短短桥。 独倚阑干数鹅匹,一声孤雁在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