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晋
《挽饶武博二首》 方客戎幢右,俄旌墓道傍。 堂虚空老桂,星冷落魁芒。 留世程文样,传家奏稿香。 乡评偕李谢,虽死有幽光。 注释: - 方客戎幢右:指方客在军队中的地位很高,可以站在军队的旗帜旁边。 - 俄旌墓道傍:不久后就被安葬到墓地的旁边。 - 堂虚空老桂:形容家中空无一人,只有桂树依然挺立。 - 星冷落魁芒:形容星星稀少,没有光亮,与魁芒(北斗星)相对照。 - 留世程文样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 注释:帅节:指节度使。留:挽留。先生:对人的敬称。粤服:在广东服徭役。氓獠: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安之:使他们感到安定。 赏析:诗人用“帅节”一词,表明自己当时身为地方官员的职责;而用“先生”这一称呼,则表达了对对方深厚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谦逊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岭南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他们在粤地服徭役、过生活,远离战乱与纷争,终于得以安定下来
这首诗是作者在东归途中,被派往粤地处理民情,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任务而写的。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意为:我担任了两年之久的地方官,管理百姓安抚少数民族,一天之后我就辞去官职,想要袖手旁观。然而丞相不同意我的辞职请求,并让我继续任职
我们将这首诗的每个句子进行解析: 1.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 - 帅节(意为元帅):指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 先生: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 两年:两年的时间里。 - 粤服氓獠安之一日:在广东服兵役,与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日子。 - 疏十:疏,通假字,通“赎”
【注释】 ①耆旧:年老的贤人。 ②悃愊(kǔn bì):诚恳朴实。 ③青油幕:指朝廷,青,指青色,油,指油脂,喻指朝廷。 ④门:指邓帅家。 ⑤迓骑哗:指迎接的人喧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时的临别赠言。首句“风流耆旧传”,是说邓帅德高望重,为世人所敬仰。次句“悃愊静无华”,“悃愊”是指邓帅为人诚实,“静无华”是指邓帅为人谦逊,没有炫耀自己的才华。第三句“来重青油幕,归乘皂盖车”
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同僚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即将离任的不舍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第1-5句 丙年同佐牧:“丙年”是指丙子年,也就是宋朝时期的一种纪年方式。“同佐牧”指的是共同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里指作者和同伴一同担任官职。这一句表达了他们共事的美好时光。 第6-8句 乘月登楼夜,随风步屧春:“乘月”即借着月光,形容夜晚的宁静美好;“登楼夜”可能是指夜晚一起登高望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过桐庐县》。 译文: 经过桐庐县,严陵耕钓之处,清幽秀美依然如旧。 楼馆高悬水边,人烟近依天边。 客行在桑树下的路上,晨光熹微垦耕岭头田。 等我风帆便,津头更觅钱。 注释: 1. 过桐庐县:经过桐庐县。 2. 严陵耕钓处:严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季札,他隐居在桐庐县的严陵山。这里的“耕钓处”指代严陵山。 3. 清淑故依然:清淑,清雅美好的品质;故,仍然,依旧
《雪霁》 雪作 帘卷虚堂晓,儿童笑语哗。 恍疑开月窟,浑是散天花。 竹里闻清响,江边看玉槎。 访梅乘好兴,著屐过邻家。 注释: 雪下得很大,把窗上的帘子都卷了起来。清晨时分,虚阁中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仿佛在梦中,我好像打开了月亮的门,看到了满天飘洒的雪花。 竹丛里能听到清越悦耳的声音,江边可以见到洁白如玉的木筏。 去探访梅花,享受这美好的春光,穿着草鞋走过邻居家。 赏析: 这首诗写于初冬时节
晚步 鼓钟灯火后,袖手过栏干。 素月空中寂,疏星竹里看。 溪毛行步湿,潭影古心寒。 此意我方适,亭亭夜未残。 注释: - 鼓钟灯火后:在灯火和钟声之后。 - 袖手过栏干:把手放在袖子中走过去。 - 素月空中寂:明亮的月光下显得空旷寂寞。 - 疏星竹里看:在竹林间看着稀疏的星星。 - 溪毛行步湿:在溪边行走,衣服被溅湿了。 - 潭影古心寒:映照在湖面上的树影让人感到寒冷。 - 此意我方适
雨后的景色,忽而晴朗,干坤变化,秋天的气候变得宽松。 林中的亭子沐浴在雨后,显得欣欣向荣。 柳树岸上景色渺茫,连绵不断。 吃一顿饭就能满足,连村庄都能安心入睡。 举杯向明月畅饮,急雨放飞到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