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令
冰轮一弦,冰徽七弦。 水仙花下来弹,算知音最难。 烟痕翠峦,霜痕碧阑,秋晓风露高寒,与嫦娥共闲。 译文: 冰轮(月亮)的弦上,有七根弦, 是水仙花落下弹奏的声音,我才能知道知音是多么难寻。 烟雾在青山绿水间留下的痕迹, 霜痕在栏杆之间留下了痕迹, 秋天的清晨,微风吹拂,露水沾湿了衣衫, 高寒的气息让人感到寂寞和清冷, 只有和嫦娥一样的人,才能和我一起享受这样的闲适。 赏析:
【注释】 1.四字令:词牌名。 2.拟花闲:模仿《西江月》中的“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3.黄:指眉间黄色的妆色,这里代指美人。 4.词边醉妆:指词人饮酒后醉卧在床,眉间的妆容已经模糊不清。 5.水沉烬暖余香:指酒后的残香,水沉香在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温暖的气息。 6.银蟾:指月亮,因为月亮的形状像银钩而得名。 7.透窗:指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 8.瑶徽:指美玉制成的酒杯
【注释】 波寒似冰:指江水寒冷,像冰一般。灯残似萤:指灯光昏暗,像萤火虫一般。江村野柝无凭,是三更四更:没有依靠的江边小村落,在深夜里只有敲梆子的声响,大概是三更或四更。推衾梦醒:指推开被子睡觉。潇潇:形容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清脆、连续不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诗人夜宿江村的情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夜晚画面。 首句“波寒似冰”写江水寒冷,像冰一样
【注释】 吟香:指咏诗。绮栊(qǐ lóng):华丽的门窗。传诗:指把诗歌写在竹筒中,供人诵读。翠筒:绿色的竹筒。玉梅:形容女子如玉般温润。才识:才华。春容:春天的容颜。酿春光未浓:酝酿着春天的气息尚未浓郁。虹梁:彩虹般的桥梁。半空:一半天。鱼波:像鱼鳞般的波纹。旧时月色:旧时的月光。相逢:相会相遇。家山:家乡,这里指故土。梦中:指思念家乡的心情。【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归的词
【注释】 霞纹:指云霞的纹理。睡腮:形容人的面颊像被云霞染红一般。云情醉怀:形容心情像喝醉了酒一样,飘飘然,神志不清。蛛丝飞坠瑶钗:形容女子的头发像蛛丝一样轻盈地垂落下来,像坠落的玉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对东风细猜:形容女子在风中轻轻侧身,似乎在偷偷地猜测什么。帘轻自开:形容女子轻轻地打开帘子,仿佛是在偷偷地看着什么人。莺归未来:形容女子静静地站在帘边,等待春天的归来。误花阴凤鞋
四字令 诗句:- 宵寒醉禁:夜晚寒冷,饮酒后不宜醉酒,以免影响健康。 - 愁多梦任:忧愁烦恼多,梦境随意,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或忧郁。 - 银釭不会伤心:明亮的灯不会因悲伤而流泪,形容内心的坚强和冷静。 - 照空床翠衾:明亮的灯光照亮空空的床铺,暗示着孤独和寂寞。 - 霜欺素襟:寒冷的霜冻侵袭洁白的衣襟,形象地表达了身体的不适。 - 尘埋玉琴:尘土被堆积在珍贵的玉琴上,意味着失去光泽和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题目。做这道题目,需要平时多读名篇,多积累名句名篇。 四字令:是词牌名,由四字组成,要求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 “篝”,灯。“镫”,古代一种照明用具。“穗寒”:指灯芯上结的霜。“床书帙残”,意思是书卷已经破旧了。“打窗一叶琤然”:形容声音清脆悠扬。“逗闲愁万千”,指惹起许多闲愁。“溪山责言”
四字令 荼䕷送香,枇杷映黄。园池偷换春光,正人间昼长。 鸠鸣在桑,莺啼近窗。行人远去他乡,正离愁断肠。 译文: 荼䕷散发着香气,枇杷映着黄色的阳光。园中的池塘悄然变换了春色,正是人们白天的时间最长的时候。 鸟儿在桑树上鸣叫,小莺在窗户附近啼唱。行人已经离开家乡,独自在远方游荡,心中充满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注释: 1. 荼䕷(tuó huáng):一种植物,花有香气。 2. 枇杷(bēi
四字令 荼蘼送香。枇杷映黄。园池偷换春光。正人间昼长。 鸠鸣在桑。莺啼近窗。行人远去他乡。正离愁断肠。 注释: 1. 荼蘼(tú mí):一种植物,花期在夏末至秋初,花色有白、粉、红等色。荼蘼花开时香气四溢,是春天的标志。 2. 枇杷(pí pá):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可食用,果皮可以入药。枇杷的黄色在春天尤为显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3. 园池:园林中的池塘,通常指代一个宁静的环境
译文: 翠绿的屏风上,有鸟儿在鸣唱。风吹过窗帘,飘起像絮云般的帘幕。东风吹得花儿都怕了,它们带着飞花追赶春风。 小邻居们在笑着欢迎,他们嬉戏玩耍趁着晴好的天气。明天在哪里还能找到我们?那就是那人家的柳树荫下。 注释: - 莺吟翠屏:形容鸟儿在翠绿的屏风上鸣叫。莺,黄莺鸟;翠屏,绿色的屏风。 - 帘吹絮云:形容风拂动帘子,如同飘动的云朵。帘,指窗边的帷帐或帘子;絮云,飘浮的云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