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邦佐
【注释】 长常,即常长,诗人自号。 脱锦绷(bēn):《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尝经山道,逢一人家贫者,饭牛于路旁。牛缓上坂,恐乏人粪,令前驱以竹杖叩牛,节甚长,故谓之‘长牛’。此盖言其杖长也。”后因称长柄杖为“长竿”。 笙竽(yú):笙和竽,均为乐器。 篁:竹林。 岁晚尤可敬:意谓年老更值得尊敬。 霜雪不改常:比喻意志坚定,不因岁月流逝而改变。 【赏析】 首句“行矣脱锦绷”,意为我将要离去
【注释】: 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二十八、三上:指韩愈在唐宪宗时期,三次给宰相上书。晚折王廷凑:指韩愈与藩镇李师道斗争时,因言事触忤权臣而遭贬谪。骂佛戒鳄鱼:意指他敢于直谏,不阿权贵。少时及壮时:年轻时,壮年时。君试观何如:你试试看看。士养要如此:读书人应该这样修养自己,以成才业。合抱:合抱的粗木,比喻高大。凌太虚:形容气魄宏大。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其三次给宰相上书的史实
家书写罢报平安,酒坐围红且醉观。 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接下来将分步说明诗句的格式要求、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逐行解释 1. “家书写罢报平安”: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收到家中书信后的安心感,通过写信的方式向家人报告自己平安无事,传达了家的牵挂与安慰。 2. “酒坐围红且醉观”: 描述了一种社交场景,可能是在朋友或熟人聚集时举杯畅饮,观赏红色的酒席或装饰品。 3.
注释: 身清不受人间辱,只倩溪翁捣冰縠。 素涛照眼绝针痕,暖玉遮头无脸粟。 参寥已似絮沾泥,天女虽来暖非肉。 华鲸吼吼不成眠,蝴蝶蘧蘧犹未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首句“身清不受人间辱”,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他宁愿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世间的纷扰所困扰。 “只倩溪翁捣冰縠”一句,描绘了溪翁在寒冷的冬日里,用冰块制作冰縠的情景
著存亭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诚则著著乃形。 孝子对母亲至诚至孝,如同对待活人一样。 山形作我枕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 山形如枕扇,风吹动树叶轻轻摆动。 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 江边芦苇千株一片洁白,想起老人白发垂肩。 入户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 好像听到屋内传来叹息声,恍然间仿佛要下来举杯饮酒。 始知至孝无间断,圣人所以见墙羹。 这才明白,至孝的人没有间断
【注释】: 昌黎: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字退之。验长:指韩愈的字。长常:韩愈的表字。尺:尺牍,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以昌黎字为韵赋得笋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人在描绘竹笋时采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突兀”二字,形象地描写了竹笋出土时那挺拔向上、生机勃勃的姿态。“出藩来”,即从地下冒出地面,这既是竹笋的生长过程,又是诗人对竹笋生长环境的一种生动描述。“颇似逞狂荡”一句
【注释】昌黎: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长常:指韩愈。尺:长度单位,这里借指竹子的节数。五首:五首诗,这里指《笋》组诗。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的短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韩愈为鉴,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和向往。 “我至再三惜”,作者来到竹林时,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因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竹子了。 “恨不长百尺”,竹子虽然高大,但作者仍然感到遗憾,因为自己无法与之比肩。 “要夏结清阴,荫我醉眠石”
和洪龟父岁暮韵 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注释】: - 两鬓点秋霜:指两鬓因年纪增长而出现白发或花白。 - 黑白交相互:指头发中的黑白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 - 倒数:指计算时间,从大数到小数。 - 三百六十度:指一年的365天,或者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等等。
【注释】晓起:早晨起床。风叶下宿雨,菰蒲作秋声:晨起,看到昨夜的风雨把芦苇和蒲草吹得簌簌作响。 【赏析】《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出蜀时所作。《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峡后乘船顺流而下进入巫山以西瞿塘峡的情景。首句写景大气磅礴,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二句写景细腻传神,情景交融;三、四句写景富有动感,境界高远;五句写景想象丰富奇特
注释: 以昌黎(李商隐)验长常携尺为韵赋笋五首,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翻译: 我家里的仆人(苍头)砍竹时,他的手就像雕刻玉石一样细腻而有力。 云怕春风太猛烈,所以吹开树枝高低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