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月涧
诗句解释: 1. 道者化栽树 - “道者”指的是追求真理或理解之道的人。这里描述的是一个通过实践(如栽种树木)来探索知识或真理的过程。 2. 倒握仰山锹在手 - 描述了种植树木时的姿势,即“倒握”(即手部向下握住锹柄,锹口向上),这是为了便于挖掘土壤并稳固地插入树苗。 3. 掀翻大地觅知音 - 比喻通过努力和实践,可以发现那些真正理解或支持自己道路的人。 4. 纵饶济北阴凉树 -
【注释】 圣旨看藏经:皇帝的诏书,打开来看。藏经阁:存放佛教经典的地方。 于一微尘出此经:从一点尘埃里生出这部大经。 万象森罗着眼听:眼前出现种种景象。 殷殷春雷撼天地:声如殷殷的春雷,震动整个天地。 同是三呼万岁声:大家齐声呼喊“万岁”的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佛经的生成,后两句写佛经对人们的感召力。 第一句“于一微尘出此经”,说一部佛经
【解析】 此诗是一首禅诗。全诗语言浅近明白,却意蕴深远。“本来清净无一物,大地山河忽渺弥”,以佛家的语言写天地万物的虚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童子不须抛瓦砾,老僧定观正斯时”,则以儿童游戏之乐来比喻禅悟之喜,以老和尚的超脱来比喻禅悟的境界。 【答案】 (1) “本来清净”指佛教中的“本心”。 (2) “无一物”指一切皆空,一切都不存在。 (3) “大地山河”指世间万物
【注释】 矶亭:亭子建在江边山崖的岩石上,是游人休息的地方。 新立:刚刚建造起来。 漫向空中抛直钩:意思是说亭子已经建造得相当高了,所以它好像在空中一样,可以抛下大鱼来。“直钩”指钓线笔直如一,比喻垂钓时竿子绷得直直的。“空”在这里是形容亭子建得太高的意思。 几度:多次。 浮子:钓鱼用的浮标,这里用来比喻鱼儿。 老僧:和尚。“懒抬眸”,意谓懒得看,懒得动眼。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
【注释】 1. 青山立玉水粘䒶(yún):意思是青山矗立,玉溪水流。 2. 祖意明明在目前:意为祖先的心愿清清楚楚地显现在眼前。 3. 短堠长亭何所许:指路途中短途和长途的驿站,没有地方可以停留。 4. 处处春风啼杜鹃:意思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听到杜鹃鸟在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远行时,面对青山绿水,想到祖辈的心意就清晰可见。然而,在漫长的旅途中,却无处可停歇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肃庵长老归北,对肃庵长老的离去,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第一句“倒跨金狮别五台”,描绘了肃庵长老离开五台山的场景。倒跨金狮,指的是肃庵长老骑着一匹金色的狮子,象征着他的身份和地位。别五台,指的是他即将离开五台山,去到其他地方。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第二句“峨嵋庐岳眼中埃”
【注释】 (1)翁翁:这里指的是僧人。老更颠:更加衰老。 (2)为人单只用粗拳:指僧人以打人、骂人的方式修行。 (3)无明甚:佛教语,意为不明事理。 (4)虚空:佛家语,指宇宙间一切空间和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僧人的,诗中称赞了这位僧人的修行方式。 前两句说僧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天真烂漫的童心;他为人处事都十分率直粗犷。“见说”,就是听说的意思
诗句 1. 四角量来四极同,乾坤大地在其中。 2. 虾儿没兴跳得出,冲破□须百万重。 3. 一斗山前万顷田,水波潋滟接天边。 4. 风吹稻花香满田,丰收景象令人欢。 5. 农夫笑语声连连,收获喜悦在心间。 6. 日出东方红似火,照亮田野金光灿。 7. 夕阳西下映余晖,金黄稻田更添彩。 8. 夜幕降临星点点,静谧田野月如水。 9. 四季更替美景长,田园风光如画卷。 10. 勤劳耕作人欢笑
雪溪塔 六月炎天飞片雪,山河大地冷凄凄。 三年只道消融尽,冻合侯家水一溪。 译文: 在炎热的六月里,天空中飘下了片片雪花,山河大地都被寒冷覆盖,显得格外凄凉。 人们三年来一直以为这些雪花会融化完全,但是最后发现它们并没有完全消融,而是凝结成了一条冰冻的水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六月夏日雪景图。首句“六月炎天飞片雪”直接点明了时间是夏天,而且天气十分炎热
译文: 渊侍者从幻智塔那里走来,就见到翠岩木翁。 人从村草步头来,毒气经年不受埋。 散作西山千嶂雨,毒花毒果几根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贺。这首诗是诗人为一位名叫“木翁”的人写的。木翁是一个隐士,他住在西山上。这首诗描绘了木翁的形象和隐居的生活。诗的第一句是说木翁是从幻智塔来的。幻智塔是一座佛塔,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西南约40公里处。第二句是说木翁是从村里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