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月涧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格式如下: 顺维那归仰山 近日传闻小释迦,恣施瞎棒与盲枷。 再参通我一转语,春至山山桃自花。 注释: 1. 顺维那归仰山:顺维那是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这首诗可能是指诗人从顺维那返回仰山(今属福州市马尾区)时所感。 2. 近日传闻小释迦:小释迦是唐代高僧玄觉的号,他曾经在顺维那讲经说法,因此被称为“小释迦”。 3. 恣施瞎棒与盲枷
【注释】 送亲宗古住西山崇报:送给宗古,让他住在西山崇报寺。 定起闲将鼻观参:在空闲的时候,我常常会用鼻子嗅闻。 却是西山山下寺:可是西山山下的崇报寺。 古薇(wēi)枝上绽优昙(yōu tān):古树上开满了优昙花。 【赏析】 本篇是送人归隐,并赠诗以祝颂之作。首句“满天花雨忽毵毵”,写春雨如花,纷纷扬扬洒落在西山,为山间增添了无限生机。“定起闲将鼻观参”,则写自己在闲暇时
【注释】东黄龙:指今吉林长春市东南,松花江支流拉林河北岸。龙峰:指龙山,在今辽宁沈阳市北郊。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离别后五十年重游旧地的感慨之作。首句点题,次句写别后之久,第三句写门前古松,第四句写杜鹃啼血。全诗以“叹”字为贯穿之线,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感慨之情
【注释】 1.寄:托付。天童:指佛家弟子。日东岩:在浙江省杭州市,有“天下第二山”之称,又名灵隐寺,相传为吴越国钱武肃王的别墅和行宫,后成为佛教名刹。 2.步头草:村草,野草。几深:多深。 3.从教:任凭、任由。埋没:埋于土中,不为人知。祖师心:指佛心,佛的慈悲之心。 4.也应:也应当。曾不着眼觑:不曾留意。觑(xū):看。 5.应:应该。恨拍襟:懊悔不已。 【译文】 村里的野草长到头了
注释: 送亲宗古住西山崇报 其二 法道如今危未危,老眸近觉泪沾颐。 期君硬著腕头力,一发千钧在此时。 译文: 如今佛法的修行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老眼昏花,我几乎快要流泪了。 希望你能够坚强地挺起腰板,用你的力量去承担一切。就像一根头发承载着万钧之重,关键时刻至关重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诗人通过描绘佛法修行之路的艰难险阻,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同时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原文: 笑穿无耳破芒鞋,赐得高低百丈摧。 月涧有拳当赠汝,只今忙甚别时来。 2. 诗句注释: - 笑穿无耳破芒鞋:穿着破旧的鞋子笑着行走,形容其生活简朴或不畏艰辛。 - 赐得高低百丈摧: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尊重。 - 月涧有拳当赠汝:在月光下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可以送你,象征着祝福或礼物。 - 只今忙甚别时来:现在的忙碌都是为了将来的离别。 3.
题可长老寿塔 汝今未老早安排,窣堵波从此地开。 胜处笑曾舒老眼,好一矗矗送青来。 注释: 汝:你。 今未老:还没有老。 早安排:早作准备。 窣堵波:即佛塔、佛像。 此:这里。 地开:指从此处开始建造。 胜处:美好的地点。 笑:微笑。 曾:曾经。 舒老眼:让眼睛舒服。 好:多么。 矗矗:直立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题可长老寿塔》中的第一句。整首诗通过描写可长老的塔
注释: 海国山山叫子规,不知何处卸征衣。——海国的山峰上回荡着子规的叫声,不知道该在哪里卸下自己的战衣? 拳头自是娘生底,莫向诸方肋下挥。——拳头是自己娘生的,不要在各处挥动。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子规和母拳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运用了比喻
【注】“五凤楼”是唐代长安城的一个著名建筑。 天童化五凤楼:天童和尚化育了五座五凤楼。 太白峨峨峙碧霄,百千诸佛欠遮头:太白山巍峨耸立在碧空之上,无数的诸佛也仰望不上它高耸的头顶。 愿君施五凤楼手,成我山中五凤楼:希望你施舍出五凤楼的资金,帮助我完成这座山中的五凤楼。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太白山的壮丽景色
这首诗的大意是: 在长庚峰顶,一位侍者正在展展炊巾,太阳和天空仿佛都昏了。他挥舞着棍子,连架打下去,低声道:“我是一位师孙。” 注释: - 谦侍者:侍者,指僧人。 - 长庚峰顶:指的是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 - 炊巾:和尚头上的一种头饰,用布制成,可以遮阳挡风。 - 痛棒当机连架打:形容侍者挥动棍棒的动作迅速而有力,像是在空中形成了一种打击的节奏。 - 师孙:在这里,侍者自称“我是师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