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清净无一物,大地山河忽渺弥。
童子不须抛瓦砾,老僧定观正斯时。

【解析】

此诗是一首禅诗。全诗语言浅近明白,却意蕴深远。“本来清净无一物,大地山河忽渺弥”,以佛家的语言写天地万物的虚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童子不须抛瓦砾,老僧定观正斯时”,则以儿童游戏之乐来比喻禅悟之喜,以老和尚的超脱来比喻禅悟的境界。

【答案】

(1)

“本来清净”指佛教中的“本心”。

(2)

“无一物”指一切皆空,一切都不存在。

(3)

“大地山河”指世间万物,包括人的一切活动。

(4)

“渺弥”指虚无缥缈。

赏析:①首联:这两句以佛家的语言写天地万物的虚无。“本来”即本性、本质;“清净”是指佛家所说的真如本性,指万物的自性。这两句用佛家的语言说万物的虚无。诗人从佛家的角度出发,认为万物的本性本来就是空灵而清净的。

②颔联:这两句以童稚游戏之乐来比喻悟道之乐。童稚游戏之乐,天真烂漫,毫无造作矫揉。“抛瓦砾”即抛砖引玉之意。“正斯时”是说在此时此地,最能领悟到这种乐趣。

③尾联:这两句以老和尚的超脱来比喻悟道的境界。禅宗认为,悟道的人能于万象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诗人以老和尚的形象,来说明自己悟道后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