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鍊
【注释】 ①沈宪府:指沈宪,曾任湖南观察使。②专城:长期守卫城池。③白头:头发花白。④投珠:比喻才高而遭忌。⑤执戟:持戟。⑥江城:指江州。⑦仗剑:佩剑。三楚:泛指南方地区。⑧治郡:管理一郡。⑨仗剑安三楚:指在南方治理政务,安定百姓。⑩不让:不让给别人。⑩仗:倚靠,依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写沈宪赴湖南任观察使时作者所表达的赠别之情。首联写沈宪长期守卫边疆,现在终于得到朝廷的重用
【译文】: 边疆九边烽火四起,臣子忧国思民心。 户部每年供给战士,诏书下时激励将军。 不要将和谈当作策略,只要忠诚就能战胜敌军。 朝廷决策已定心意,折鞭足以驱赶虎狼群。 注释: 1. 赋边诗:指诗人为边防而作的诗歌。 2. 九边:古代中国边疆地区,这里泛指全国各地的边关。 3. 烽火:烽火台是古代边境报警的设施。当有外敌入侵时,就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以警告边境守军。 4. 臣子:指君主的臣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祠庙苍苍古水滨:“祠庙苍苍”描绘出祠堂的古老和庄重,“古水滨”则暗示着它位于水边,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2. 英魂犹忆旧宫春:这里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英魂”指的是那些英勇的灵魂,“旧宫春”可能是指过去的皇宫或宫殿,充满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历史的辉煌。 3. 江山万里非无楚:“江山万里”形容国土辽阔,“非无楚”意味着即使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中,依然有楚国的存在。
诗句原文: 辽海长城入塞中,虎符单出远临戎。 不因边骑千重突,谁识将军百战功。 目数黄沙心不分,手调白羽气偏雄。 汉廷复道无名将,独取书生校射宫。 注释解释: - 辽海长城:指的是辽代的长城,它延伸至中国的北部边疆。 - 入塞中:进入中国境内。 -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将领兵权的一种重要凭证。 - 单出:独自出征。 - 远临戎:在边疆前线应对敌军。 - 谁识:谁能识别、理解。 - 百战功
诗题:将军射林同莫膳部吴比部散步各成一首 羽卫闲花杂帐开,香尘遥藉马蹄来。 黄鹂迓客啼偏急,绿树参云影乱回。 衣拂游丝穿密径,樽邀落日上层台。 应知对草三都赋,不让穿杨百步才。 注释与赏析: - 羽卫闲花杂帐开:描述了一群侍卫和随从在闲暇时,打开杂色的帐子,让花香弥漫。 - 香尘遥藉马蹄来:形容尘土飞扬的景象,仿佛马蹄踏过的痕迹被香气所覆盖。 - 黄鹂迓客啼偏急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联,前两联写送行时的情形与感慨,后两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第一联“公子本多游侠气”,写何生有游侠之气质,第二联“时时仗剑心先去”,写何生随时仗剑先走;第三联“往往挥毫意独横”,写何生随意挥毫,意气纵横;第四联“若到夷门寻古道,为余拭泪吊侯生”则以“夷门三叹”典故表达诗人对何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 【答案】 译文:你本来就有游侠的气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朱允中的。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读: 1. “塞上何人为寄书”:表达了作者在塞外为官时,收到家乡书信的感慨。塞上指的是塞外的边关。这一句通过询问“何人”,表达了自己身处边关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2. “迁臣一往隔年馀”:这里的“迁臣”是指被贬谪的人,而“一往”则表示距离遥远。隔年馀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明朝的文天祥。 我们来看第一句“宪府排牙按五兵,身留关辅作长城”。这里“宪府”指的是御史台,是古代中央监察机关,而“五兵”则是五种兵器,这里可能暗指文天祥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或职责。“长城”则是指防御外敌、保卫国家的屏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文天祥在御史台担任监察职务,就像守卫国门的长城一样,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努力。 第二句“曾披铁甲亲冲阵,新起青楼欲望京”
赠王侍郎乃兄七十寿篇 白头隐吏住清溪,天畔烟霞思欲迷。 歌舞年华逢七十,绮罗楼阁是双栖。 诸宾上寿花当午,远道传觞月正西。 借问长安书记发,应从柱史府中题。 【注释】 白头:指老年,这里指王侍郎的哥哥,即王尚书。 天畔:指天上。 绮罗楼阁:指富贵人家的楼阁,这里暗指王侍郎的哥哥的家。 诸宾:众宾客。 传觞:指举杯劝酒。觞,酒杯。 柱史:官名,汉时为御史大夫所居之室。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语的赏析。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如“兰棹”“宝刀”,抓住诗眼“仙里别”“帝城归”等,并注意理解“紫微”“清”“仙”“帝城”等词的含义。 【答案】 注释:①紫微:指皇宫,这里借指皇帝。②给舍郎官应紫微:给舍郎官应当在皇宫任职。③年少有光辉:王龙阜年轻有才华。④青琐(qú):古代宫门上的环纽,用黄金做成,因称皇帝所居处为金銮殿。即登青琐时簪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