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烽火四方闻,臣子忧劳为国分。
民部岁赍供战士,敕书时下励将军。
莫将和议为筹策,但以忠诚谕檄文。
廊庙吁谟心一定,折鞭堪逐虎狼群。

【译文】:

边疆九边烽火四起,臣子忧国思民心。

户部每年供给战士,诏书下时激励将军。

不要将和谈当作策略,只要忠诚就能战胜敌军。

朝廷决策已定心意,折鞭足以驱赶虎狼群。

注释:

  1. 赋边诗:指诗人为边防而作的诗歌。
  2. 九边:古代中国边疆地区,这里泛指全国各地的边关。
  3. 烽火:烽火台是古代边境报警的设施。当有外敌入侵时,就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以警告边境守军。
  4. 臣子:指君主的臣民,即官员。
  5. 忧劳:忧虑劳苦。
  6. 供战士:供给战士所需。
  7. 敕书:皇帝的命令或书信。
  8. 励将军:激励将军。
  9. 和议:和平协议或外交政策。
  10. 筹策:策略或计划。
  11. 谕檄文:传达檄文。
  12. 廊庙:原指殿堂,这里指朝廷。
  13. 吁谟(yù mó):商讨,谋划。
  14. 折鞭:折断马鞭,表示要奋勇作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关切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与安宁的期望。诗中通过“九边烽火四方闻,臣子忧劳为国分”等句子,描绘出边疆地区的紧张局势和人民生活的艰辛。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忧患之中,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主张用忠诚和智慧来应对敌人,而不是仅仅依靠武力。最后一句“折鞭堪逐虎狼群”更是表达了诗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