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清华即近臣,况逢边塞羽旄频。
题诗格调多追古,为政风流欲爱人。
书绝中朝权贵客,剑随四海不羁身。
王程正是关心切,好学宣尼早问津。
注释:
宪府(御史台)清华(清正廉洁)即近臣,况逢边塞羽旄频(指皇帝派往边关的使者频繁)。
题诗格调多追古,为政风流欲爱人。
书绝中朝权贵客,剑随四海不羁身。
王程正是关心切,好学宣尼早问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赵宪副时所作。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以及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祝愿。
首联“宪府清华即近臣,况逢边塞羽旄频”,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友人赵宪副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宪府是御史台,是一个清正廉洁、接近朝廷的地方。而边塞则是国家的重要防线,也是使者频繁往来的地点。这两句诗既表明了友人所处的地位,又点明了他将要前往的地方,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
颔联“题诗格调多追古,为政风流欲爱人”。诗人在送别之际,特意强调了友人的学识和为人。他认为,朋友的学识可以追古,他的为人也充满了风骨,这种气质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这里,诗人赞美了友人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
颈联“书绝中朝权贵客,剑随四海不羁身”。诗人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一个是“书绝”,指的是书写的文字能够断绝世俗的干扰,不受权贵的束缚;另一个是“剑随”,指的是剑随主人,自由自在地行走四方。这两个典故寓意着友谊的深厚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王程正是关心切,好学宣尼早问津”。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他认为,朋友即将踏上仕途,这是他关心的事情;同时他也希望朋友能像孔子一样,早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个结尾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又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