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前精舍开,石床泉磴翠微隈。
炼丹自穴烟霞洞,把卷常登草树台。
数梦攀天珠阙近,暂歌出塞紫云回。
承明三疏心偏忆,空有皇都白雁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从整体上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手法及情感主旨。
①首句中的“精舍”指道教的修道场,而“丹”是炼制的丹药,“石床”,指石质的床榻。
②“翠微”,指山色青翠,形容山势高峻。
③“烟霞洞”指道家炼丹之处。
④“草树台”,泛指山林野地,这里指作者隐居之所。
⑤“数梦攀天珠阙近”,“数梦”,多次梦见。珠阙,用来形容宫殿华丽,此处借指皇宫。
⑥“紫云”,古代传说中仙人乘着的五彩祥云。
⑦“承明三疏”,指汉成帝时张禹三次上书陈述政治得失。
⑧“皇都”即京都长安。白雁,比喻书信,也喻指皇帝的诏书。
⑨“心偏忆”,意为思念之情特别深切。“空有”,白白地拥有。
⑩赏析:诗人在这首咏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炼丹自穴”、“紫云回”、“承明三疏”、“空有皇都白雁来”,这些典故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全诗意境清丽,语言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秋怀
八宝山前精舍开,石床泉磴翠微隈。
炼丹自穴烟霞洞,把卷常登草树台。
数梦攀天珠阙近,暂歌出塞紫云回。
承明三疏心偏忆,空有皇都白雁来。
译文:
八宝山前有个道士修炼的道观,石床泉水沿着山涧流下。我在这里常常登高望远,登上山巅,俯视山下的草树。我曾梦中登上了天上的宫殿,也曾在边塞吟唱过《紫霞》之曲。我向朝廷上书,但皇帝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如今我只能在白雁飞来的时节遥想京城,怀念皇上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道士的身份,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炼丹自穴”、“紫云回”、“承明三疏”,这些典故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全诗意境清丽,语言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