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鍊
诗句释义 1 中原消息近何如: 询问中原(指中原地区的朝廷或政权)的消息如何。 2. 故旧无人问谪居: 表示自己已经失去了与老朋友的联系,被贬谪在外地居住。 3. 报国惟怀三尺剑: 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希望使用手中的武器为国家服务。 4. 筹边空作万言书: 表示虽有远大的抱负和计划,但却无法实现。 5. 春秋首止曾题笔: 曾经用笔写下过关于春秋的诗作。 6. 南北音尘已食鱼: 形容书信往来稀少
【注释】 游子:指萧汝。驱车:驾车。洛城:洛阳,古都城。临岐:在岔路口。执手:握手。涕俱横:眼泪纵横交错。如何:何等、多么。万里青云客:身居高位的人。千金宝剑行:带着价值千金的宝剑上路。歌调不能随水逝:歌声不能随着流水消逝。酒卮(zhī):盛酒器,也作“卮”,古代的一种容器。直愿:只希望。阳关送别情:即“阳关三叠”。 【赏析】 此诗是送友归途中的赠别诗。诗人以“游子”自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从整体上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手法及情感主旨。 ①首句中的“精舍”指道教的修道场,而“丹”是炼制的丹药,“石床”,指石质的床榻。 ②“翠微”,指山色青翠,形容山势高峻。 ③“烟霞洞”指道家炼丹之处。 ④“草树台”,泛指山林野地,这里指作者隐居之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情感产生的原因。注意要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承诏重钦明盛日”意思是:我奉诏重到京城,又看到你盛日的风采。这一句点明了诗人再次赴京的原因。 “出郊初值正阳时”意思是:离开家乡刚刚来到郊外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点明送行的时节,是春初东风和煦之时。次句写郑明府即将南行,游胜地维扬。第三四两联分别描绘了维扬胜景:岸柳依依,飞泉叮咚。第五六两联描写饯宴的盛况:宾朋满座,欢声不绝。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同饮至醉,以抒离别之情。全诗情韵悠长,笔调飘逸
赠诸生戴子雍还浦阳 十年车盖旧交欢,千里旌旗意未阑。 往往共游庭畔竹,时时同赋苑中兰。 论心自恨孤蓬转,念别重逢斗酒宽。 宝剑平生多所惜,独知贻子不为难。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诗中通过描绘昔日的欢聚与离别,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不舍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乐观态度和坚强信念。 诗句注释: 1.
诗句解析 1. 相逢斗酒醉花前:在美丽的花前相遇,两人共同举杯饮酒,畅饮至醉。"斗酒"表示两人共饮的量不多,但足够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花前"则营造了一种浪漫而轻松的氛围。 2. 舞罢那知是别筵:舞蹈结束后,才意识到这是一次告别。这里的“别筵”指的是宴会或聚会,通常在结束活动后人们才会意识到即将离别。这种突然的转变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3. 客路论心何可罄:旅途中谈论彼此的心情
简莫仪曹中江, 云间才子似君稀, 文赋题成胜陆机。 海内著书传姓字, 朝端珥笔让光辉。 苦吟坐榻频辞客, 多病趋朝只念归。 还过敝庐成一醉, 不随流骑绕朱扉。 注释: 简莫仪曹中江:指的是中江(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官员简莫仪。仪曹是汉代的职官名,这里指代地方官员。 云间才子似君稀:像你这样才情出众的才子在云端也显得珍贵稀少。 文赋题成胜陆机:你的文赋写得比陆机的还要好,无人能比。 海内著书传姓字
注释: 咏怀二首寄徐太保 其二 - 七年为客在三边,壮志飘飖一剑悬。 - 取日虞渊光景切,载书牛斗语言偏。 - 丹心种种齐春草,白发丝丝映野烟。 - 侵晓炷香还肃拜,誓清寰海答皇天。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壮志未酬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他希望皇帝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并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报答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注释: 宪府(御史台)清华(清正廉洁)即近臣,况逢边塞羽旄频(指皇帝派往边关的使者频繁)。 题诗格调多追古,为政风流欲爱人。 书绝中朝权贵客,剑随四海不羁身。 王程正是关心切,好学宣尼早问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赵宪副时所作。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以及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祝愿。 首联“宪府清华即近臣,况逢边塞羽旄频”,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友人赵宪副所处的地位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