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莫过赏溪 日落时分,众多鸟儿归巢,孤云也回到山中。 市井的人们争着渡口休息,小舟在沙滩边闲适。 我住在西峰下,半掩青林之间。 钟声触动深怀思绪,无为尚尘寰。 注释: - 莫过赏溪:意为欣赏溪边美景。 - 日落时分: 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刻。 - 众鸟归巢:众多鸟儿回到了自己的家。 - 孤云亦还山:孤云也回到了山中。 - 市人争渡息:市井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渡过江来休息。 - 小舟沙际闲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献岁春未回,风雨连十日。 荒村少朋欢,穷巷绝人迹。 程君泛扁舟,茅斋破幽寂。 远来见真情,款言忘永夕。 顾惟艰难际,出处各有役。 世纷日相缠,谁能念畴昔。 因君尚道谊,临别增太息。 独棹去茫茫,空瞻海虞碧。 译文如下: 新年尚未到来,风雨却持续了十天。 荒凉的村庄缺少欢乐,偏僻的小巷里没有行人。 程处士乘着小船,简陋的茅屋透出宁静。 远方的朋友带来了真挚的感情
风雪归庄图 山路独归翁,手携一壶酒。 千林雪正深,扁舟在溪口。 茅茨阚石根,垂萝穿户牖。 江城看图人,几回兴叹久。 注释: - 风雪归庄图:这是一首描绘雪景和诗人归隐生活的诗。 - 山路独归翁:描述诗人独自走在山路上,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孤独感。 - 手携一壶酒:表示诗人带着酒去山上,可能是为了驱散寒冷。 - 千林雪正深:形容山林中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非常美丽但也很冷。 - 扁舟在溪口
酬张来仪见寄 东阁日无事,能枉野人书。坐想西岩菊,寒花媚秋馀。 阗阗车马道,赫赫王侯居。寂寞扬子云,游心在玄虚。 注释: 酬:回应或答谢。 东阁:指作者的住所。 枉:指来信。 野人:指隐居的人。 坐想:坐着想象(西岩菊花)。 西岩:指作者的住所西边的山岩。 寒花:冷凉之花。 媚秋馀:形容菊花盛开的美丽。 阗阗:形容车马往来的声音。 王侯居:指王侯们的住所。 扬子云:指扬雄,字子云。 玄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如下: 昔居赏溪曲,怵迫靡所侵。 衲衣挂石壁,燕坐长松阴。 子来慰幽寂,语合相知深。 孤云十年别,明月千里心。 而我亦何事,投迹此禅林。 向来结茅地,回首空青岑。 宁知江海远,遇子复在今。 百挫志矫矫,犹能发狂吟。 清辞入古调,一鼓薰风琴。 吁嗟众响作,过耳无留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昔居赏溪曲,怵迫靡所侵。
诗句释义: 奉和刘彦基:应和,效仿。 刘彦基:人名,此处指的是诗人的朋友。 待相空至:等待相会却不见到来,形容思念之情。 实公:即李实,同门英:指与作者同辈的友人。 论交二十载:谈论交情二十年。 赋诗:作诗词歌赋。 新语:新颖的言论或词藻。 亦足迈前代:也足够超过前人。 偶与仙翁言:偶尔与神仙交谈。 仙翁: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可能具有仙风道骨的形象。 溪山入春明:山水景色在春天显得格外明亮。
【题解】 三笑图,指《三笑图》,即《三笑图》的诗,是元代诗人赵孟頫为《三笑图》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赞美《三笑图》的清高幽雅之志,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艺术追求。 【注释】 过桥本无心:指画家王冕在画画时,心无杂念、超然物外,如过桥般轻松自如。 三笑亦偶尔:指画家王冕画《三笑图》时,偶然间画出了三个微笑的面庞。 当时肯垂名:指王冕当时有才华,愿意留下名声。 好事传画史:好事之人,喜欢绘画的人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水图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1. 辞山始兼旬:辞别山后已经有半个月了。 2. 见山心辄喜:看到山就高兴。 3. 披图忽悄然:打开画卷时,心情忽然变得寂静。 4. 旧游宛相似:过去的游赏场景仿佛重现。 5. 微茫敬亭云:远处的天空中隐约可见敬亭山顶的云彩。 6. 迢递赏溪水:远处的溪水连绵不断。 7. 猿啼树苍苍
分题八功德水送人归金华 钟山祇园中,有池碧波清。 贮满如虚空,深不可测。 遥通太液波,近映宝珠光。 八德净区美,奇莲育灵质。 与金华彦游,烦襟得洗涤。 垂筒汲清甘,煮茗松月夕。 今朝惜分袂,对此翻不怿。 归弄双溪流,应思池上客。 注释: 1. 钟山祇园:指南京钟山的祇园寺。祇园寺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刹之一。 2.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民在春日的田野劳作与读书的生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柯生耕读轩(第一句): 描述一个名为“柯生”的人,他在耕田之余还会在书房里读书。 2. 耕田村外归(第二句): 当春天来临,柯生从田间劳作归来,带着一身的汗水和泥土的气息。 3. 抱书窗下读(第三句): 回到书房,他抱着书籍,在窗下静静地阅读。 4. 读书期业成(第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