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本无心,三笑亦偶尔。
当时肯垂名,好事传画史。
巍巍匡庐峰,湜湜虎溪水。
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
【题解】
三笑图,指《三笑图》,即《三笑图》的诗,是元代诗人赵孟頫为《三笑图》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赞美《三笑图》的清高幽雅之志,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艺术追求。
【注释】
过桥本无心:指画家王冕在画画时,心无杂念、超然物外,如过桥般轻松自如。
三笑亦偶尔:指画家王冕画《三笑图》时,偶然间画出了三个微笑的面庞。
当时肯垂名:指王冕当时有才华,愿意留下名声。
好事传画史:好事之人,喜欢绘画的人,将王冕的画记载在画史之中。
巍巍匡庐峰:指庐山山峰高耸入云。
湜湜虎溪水:指庐山山涧中的清澈泉水。
援笔写清高:拿起笔来描绘清高的境界。
幽兴殊未已:内心充满高雅的情趣而没有止境。
【译文】
我路过一座桥本无此意,但因欣赏《三笑图》而偶尔驻足。
那时的我本想留名于世,却因喜爱绘画而不愿流传画史。
庐山山峰挺拔高耸入云,山涧中的清泉潺潺流淌。
我拿起笔来描绘清高的境界,心中充满了高雅的情趣而无止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画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画家王冕对《三笑图》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首句“过桥本无心”,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深意。过桥本是无心之举,然而在过桥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了《三笑图》。这一发现,让画家王冕心生喜悦,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这一句既表现了王冕对《三笑图》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第二句“三笑亦偶尔”,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意外发现的喜悦之情。虽然《三笑图》中的三个微笑面庞并非刻意为之,但却让王冕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与满足。
第三句“当时肯垂名”,则揭示了王冕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原本并不打算将《三笑图》留名于世,而是希望通过这幅作品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技艺。然而,当他看到这幅画作时,却突然产生了想要留下自己名字的念头。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王冕对《三笑图》的喜爱程度,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复杂心态。第四句“好事传画史”进一步突出了王冕对《三笑图》的喜爱之情。在他看来,这幅画作不仅是自己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幅能够载入画史的经典之作。因此,他将此事传播开来,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这幅画作。
第五句“巍巍匡庐峰”,以庐山山峰的高耸入云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貌。这不仅是对庐山景色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王冕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第六句“湜湜虎溪水”,则以庐山山涧中的清澈泉水为画面,展现了庐山的清新与宁静。这两句不仅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王冕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王冕用笔墨描绘了《三笑图》中的清高境界,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高雅情感与无尽遐思。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三笑图》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与情感寄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王冕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