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水何年有,潇潇日夜声。
不教人外见,偏向洞中鸣。
客思初无睡,禅心自不惊。
休论为世用,且作在山清。
【注释】
洞山泉:指泉水。
谐舜咨赋:相传《尚书·洪范》中舜让伯益占卜时,有神人以“水”为题作《水志》。后因称以水为题材的文章为“咨文”。此句说这泉水就是从洞山流出的,所以称为“洞山泉”。
潇潇:水声。
外见:外界看到。
偏向:偏爱,偏于。
客思:指作者的游子之思。
禅心:禅宗僧人的心。这里指诗人自己。
休论(yán):不要议论。
在山清:指山中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洞山泉,是作者在游览洞山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观。诗的前两句写泉水的来历和特点,后两句写作者对此景的感受和思考。
“此水何年有,潇潇日夜声”的意思是:这泉水是什么时候有的,它日夜不停地潺潺流响。这里的“潇潇”,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何年有”,即何时发现。“潇潇”,形容水流的声音。“日夜声”,指昼夜不停地流淌着,发出潺潺流水的声音。
“不教人外见,偏向洞中鸣”意思是:这泉水不会让人在外界看到它,却偏偏要在这洞中轰鸣。这里用“不教”表示不让,“人外见”,意为在外界被人看到,“洞中鸣”意即在洞中发出声音。
“客思初无睡,禅心自不惊”意思是:游客的思绪刚刚被打断,并没有入睡;禅师的心也不会因此感到惊慌。这里的“客思”指的是游客的思绪,“禅心”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心境,这里指禅师的心境。“初无睡”,即刚被打断,还没有入睡。“不惊”,即不感到惊慌。
“休论为世用,且作在山清”意思是:不要再谈论它用来治理天下的好处了,暂且让它保持山中的清澈吧。这里的“休论”是不要说、不要谈的意思,“为世用”,即治理天下。“且作”,姑且做。“在山清”,即山中的泉水,保持它的清澈纯净。这里用“清”字来赞美泉水的纯洁美好。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