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解析】 “盛唐”是诗的题旨,“枞阳歌”是题目。此诗为汉家天子天马良,羽林十万何煌煌,山川望秩礼孔彰,谁言此竟成淫荒。舳舻千里长江水,江平浪稳顽蛟死。摐金伐鼓海上过,惊散蓬莱几仙子。朱衣急走传诏书,乘舆所至除田租。载拜愿君千万寿,岁岁望君一巡狩。”这几句写汉武帝时在枞阳县(今安徽枞阳县)祭祀大禹治水的功绩。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律诗。诗中描写了汉代汉武帝祭祀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西极天马歌 天马来,自西极。 流汗沟朱蹄踏石,眴目径度流沙碛。 天子见之心始降,九州欲省民痍疮。 宛王何人敢私有?贰师城坚亦难守? 等闲骑向瑶池前,周家八骏争垂首。 天闲饱秣玉山禾,苜蓿春来亦渐多。 感君意气为君死,一日从君行万里。 【注释】 1. 西极:古代传说中西方极远之地。 2. 流沙碛:沙漠的地带。 3. 宛王:指汉元帝时的大宛国国王。《史记·大宛列传》说“大宛国有好马,汗血马”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山月和长松的诗,诗人在高堂之上,静静地聆听着长松的清声。他弹起琴来,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就像风一样时断时续。月亮升起,夜色渐深,鬼哭龙吟的声音也随之而来。然而,诗人并不为这些所动,他深深地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之中,直到最后才停止弹奏。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和谐与美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够看到月光下的长松
桂之树行 桂树,你多么独特! 两株分立于庭前,西枝枯萎东枝艳。 桂树,你多么不幸! 西枝刚刚采摘其荣华,东枝又无人来欣赏。 桂树啊桂树,你不要悲伤, 纵观世间万物无不如此。 武安堂上宴席正温暖, 魏公门前秋草已芊绵。 不要说荣枯长势不同, 从来事物都是反覆无常的。 高歌唱出你的感激之情, 但君王不听你的诉说。 请你看那庭院中的桂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狩猎的画面。诗中通过描写猛虎的威猛,以及猎人射杀猛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敢于挑战强敌的赞美和向往。 第一句“雷霆为威电为目,行处腥风动林木”,描绘了猛虎威武雄壮的形象。这里的“雷霆为威”和“电为目”比喻猛虎的强大和威猛,而“行处腥风动林木”则形象地表现了猛虎威猛至极时的恐怖气氛。 第二句“利牙如剑生食人,妇女独在家中哭”进一步描绘了猛虎的威猛
泛舟出晴溪, 溪回抱山转。 欲采芙蓉花, 亭亭秋水远。 注释:泛舟:指乘坐船在江上或湖上航行;晴溪:晴朗的溪流;抱山转:形容溪流环绕着山势蜿蜒曲折流淌。欲采:想要采摘;芙蓉花:荷花;亭亭:形容姿态优美;秋水:指秋天的水波;心非樯上帆,随风岂舒卷:意即“心”不是挂在桅杆上的帆,而是随着风任意舒展或收拢;但得红芳迟,何辞岁年晚:只要能得到美丽的荷花,何必要等到来年?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江南
短歌行 注释及赏析: 1. 白日去茫茫:描述时间流逝之迅速,如同白日一般,无法捉摸。 2. 清川流浩浩:清澈的河流波涛汹涌,形象描绘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 3. 有生能几何:生命短暂,犹如昙花一现。 4. 少壮忽复老:青春易逝,岁月不饶人。 5. 王母蟠桃花: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手中蟠桃树上盛开着桃花,象征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6. 萎红不成好:比喻美好事物因衰老或凋败而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7.
平陵东 赤运中微光不竞,奸雄窃比周公圣。 满朝尽是蒙汉恩,忍为新家颂符命。 当时愤激惟义公,挺身一呼生雄风。 时哉不偶命也穷,至今人怨平陵东。 注释 1. 赤运:指唐玄宗开元盛世。 2. 奸雄:指李林甫等奸臣。李林甫在玄宗初年任宰相,后因专权被贬,但玄宗对他仍宠信不衰。 3. 蒙汉恩:指玄宗对李林甫等人的厚待。 4. 新家:指李林甫的家族。 5. 义公:指郭子仪。郭子仪是唐朝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
诗句赏析 《挽歌》解读及其文化内涵 1. 诗句概述 - 阴风起与阳光落 - 丹旐辞中堂 - 輟车即周道 2. 译文对照 - 译文一 - 译文二 - 译文三 3. 注释与翻译 - 注释一 - 注释二 - 注释三 4. 诗人介绍 - 生平简介 - 艺术成就 - 代表作品 5. 诗句赏析 - 意象分析 - 情感表达 - 美学特征 6. 相关背景 - 历史时期 - 社会环境 - 其他文献 7. 赏析总结
春江沉沉春水满,柳条拂水蒲芽短。 鸳鸯睡美不畏人,日色迟迟素沙暖。 注释:春天的江河波涛翻滚,春水满溢;河岸旁的柳树枝条轻轻拂在水面上,河中的蒲草嫩芽刚刚长出。一对鸳鸯悠闲地栖息在岸边,它们睡得十分香甜,仿佛连人也不怕。太阳慢慢升高,把柔和的光线洒在大地上,使得那片沙滩变得格外温暖。 赏析:这首《春江曲》是一首描绘春日江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江河景色。全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