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注释: - 喜遇山童问,从知卖酒家。 - 喜遇:很高兴遇到 - 从知:得知 - 酒家:酒店 - 杏花红一色,村路指三叉。 - 杏花:杏树上的花朵 - 红一色:全部都是红色的 - 指三叉:指向三个岔路 - 招手青帘外,凝眸绿蚁赊。 - 招手:挥手示意 - 青帘:绿色布幕或窗帘 - 凝眸:凝视 - 绿蚁:绿色的蚂蚁 - 赊:赊账 - 繁英千树合,碎锦半墙遮。 - 繁英:盛开的花朵 - 千树合
赋得蒲酒 郁馥蒲星碎,频斟酒几杯。 清看浮绿蚁,酸或妒黄梅。 味合榆羹配,香应杏酪陪。 盼榴薰主客,烧艾醉亭台。 池沼当年拂,芳樽此日开。 驱邪同插剑,令节好徘徊。 注释: 1. 郁馥蒲星碎:形容酒的香气浓郁,像星星一样散开。2. 频斟酒几杯:频繁地倒酒,酒杯里已经空了。3. 清看浮绿蚁:清澈地看着酒面上漂浮的小气泡,就像绿色的柳絮。4. 酸或妒黄梅:酒中可能含有一些酸味,就像嫉妒夏天的黄梅。5
卖饧天气暖,到处尽闻箫。担自凭肩重,声原信口谣。 清音飘紫陌,景色助青韶。香送和风动,晴听雅韵遥。 味堪桃粥煮,人拟菜芽挑。料得含饴乐,间窗可共邀。 注释:在卖糖天的时候,到处都听到箫的声音。担子自己倚靠在肩上很重,声音是随口随意地唱出来的。清美的声音飘荡在紫色的乡路之间,景色也助长了春天的美好。香甜的味道像春风一样吹动,晴朗的天气下聆听美妙的音乐。味道可以煮成桃花粥,人们想用菜芽来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赋得反舌无声 - 注释: 通过描写反舌鸟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沉默的感慨。 - 译文: 反舌鸟刚遇到夏天就安静下来,它的鸣叫突然消失。 2. 千般听响寂 - 注释: 形容反舌鸟的叫声多种多样,但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孤独。 - 译文: 虽然有千种声音,但在寂静中,却只剩下一种单调的声音。 3. 百啭竟音孤 - 注释: 强调了反舌鸟叫声的独特性
【注】荷钱:荷叶上滚动的小水珠。 译文: 忽然发现荷塘里又长出了新绿,荷花在夏天前盛开。 荷叶没有张开它那翠绿的伞盖,却竟然重叠着碧绿的荷钱。 荷叶紧贴水面,投影出三面的影子;荷叶浮在波面上,仿佛选圆了万枚。 荷叶系在池面上,就像五铢钱一样;荷叶悬挂在杖头上,就像一池的水草。 榆荚像被抛掷在空中,杨丝像被穿破一样。 沿着溪流走,高低不平的岸边到处是荷叶,望去已经一片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赋得定有咏花人》。全诗共八句,以下是逐句解释及其对应的译文和赏析。 1. 破腊传春信,端邀客咏花。 - “破腊”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天气转暖,梅花开始绽放;“春信”则意味着春天的消息,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在这句中,诗人邀请客人来观赏并吟咏梅花,展现了一幅热闹而欢快的春日景象。 2. 频看高士瘦,定有雅人夸。 -
【注释】《赋得秋色从西来》:这是一首咏景诗。诗人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城楼,远望西天的晚霞,看到它由苍青而转为火红、金黄,又由火红、金黄而渐变成暗紫,最后成为一片漆黑,这时他不禁想起古人对“夕照明”的描写,因而作了这首诗。 “佳色苍然至”,佳色:美好的景色。苍然:形容天色苍青、明亮的样子。 “遥观素节秋”,素节:白色的节操。这里指秋天。 “暑刚消北院,凉恰度西楼”。暑刚消
【诗句释义】 1. 大火西行日:大火星座在西方,古人用火象表示秋季。 2. 豳风正食瓜:豳地的风俗正是在七月吃西瓜。 3. 摘来偏带露:摘下来的瓜上还挂着露水。 4. 捧去欲流霞:把瓜捧到嘴里仿佛要流下彩霞。 5. 色借金刀剖:颜色如同金子一般被刀切出来。 6. 香盛玉碗斜:香气浓郁好像玉碗中的酒一样倾斜。 7. 琼浆原可拟:像琼浆玉液一样的味道可以比拟。 8. 冰液讵堪夸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植得家供菜,青观满日寒。 注释:种植的蔬菜为家中提供了食物,青绿色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寒冷而生机勃勃。 2. 园中风景老,畦内嫩痕攒。 注释:园中的景色显得有些老旧,但是畦内的嫩叶却充满了生机,如同小小的生命痕迹一样聚集在一起。 3. 摘向疏篱密,排来小亩宽。 注释:从稀疏的篱笆中采摘,或者是一排排地排列着,这些菜苗生长在小的田地里,显得很是宽阔。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遥望寒山里,凝霜爱晚枫。 2. 车停由涧北,林老见崖东。 3. 一带横秋色,千村拟日烘。 4. 凝眸嘶马上,赏景夕阳中。 5. 艳与群英异,娇堪二月同。 6. 雁来寒意满,烂漫正和融。 译文: 在寒冷的山里遥望,看到美丽的霜枫让我驻足欣赏。 车辆停在山涧北面,远处的树林显得苍老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