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
【注解】 翠峰:山峰青翠,色彩斑斓。 下连:山势相连相接。 吴会:指长江下游一带。 雪浪:形容波浪洁白。 昆崙:昆仑山脉的简称。 【译文】 在翠峰山下,吴地会稽与浙江相连,波涛汹涌如白雪般洁白。东来的海水涌入大海门,气势磅礴壮观。我的胸襟胸怀宽广开阔,不留下任何狭隘的角落;金香炉下的铁昆崙,也黯然失色。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好友谢谌,表达自己志向远大、心高气傲之情。首句“翠峰山下连吴会”
注释:在静室中无尘少客经过,新长出的竹子荫翳着斜坡上的小坡陀。早上才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风里杨花像雨点那样多。 赏析:此诗写春景和惜春之情。首句“静室无尘少客过”,以“无尘”二字,烘托出室内的幽静,又以少客过,暗示了主人对春光易逝的感叹。次句“新篁阴曳小坡陀”,写竹树的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给诗人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第三句“朝来始悟春归尽”,则由景物描写转入抒情。诗人清晨醒来,方知春天已去
以下是对吕诚《题秋浦归舟图二首 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 1. 埼岸枫林隔野桥,梵王宫殿在山腰。 2. 扁舟好趁樵风去,莫待寒江落晚潮。 翻译: 1. 埼岸上枫树丛生,野桥横跨两岸,梵王宫的宫殿隐于山腰。 2. 小船应趁着清晨轻风驶出,不要等到寒风中夕阳西下才起航。 赏析: 1. 诗中的“埼岸”、“枫林”和“野桥”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光画卷
【题 水墨龙图】 画史凭陵造化机,研池倾倒墨龙飞。 生绡半幅春云湿,疑是前山作雨归。 注释: 题:题字,在这里指的是题诗。 水墨龙图:用水墨画的龙。 画史凭陵造化机:意思是画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把握了自然界的规律。 研池:磨墨用的池子。 倾倒:泼洒。 墨龙飞:比喻龙在纸上飞舞。 生绡:生丝织成的绸缎,这里指画纸。 半幅:一半。 春云湿:春风吹来,湿润了画纸。 前山作雨归:前山下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所给的注释与提示,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并据此理解诗意。 首句“一冬风雪出村稀”,首句点明时间,“一冬”指整个冬季,“风雪”点出天气,“出村稀”写出了诗人的所见,“稀”字写出了天气恶劣时的稀少景象,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忽见梅花映酒旗”
注释:双舟来回往来,怎能驱散我心头的忧愁?每天在溪中聆听船夫的歌声。溪水向西奔流,永远也停不下来。海门向东而去,成为风浪的源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水东流、船行不息的棹歌。诗人以船夫的口吻,写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驾船生涯,表现了船工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的深切眷恋。诗的开头“双舟来往奈愁何”,是说一天到晚,双桨划动,舟行不断,这愁绪又向谁去倾诉呢?接着,诗人以溪水西流为喻
【注释】 秋浦:指秋天的九江江边。 晡:古代以黄昏为晡时,日落而食。 莼鲈:即莼菜、鲈鱼。古人常以之作为思乡的象征。 酒家:酒店。 鲙(kuài)具:鲙是切成薄片的鱼肉,鲙具就是用来做鲙的器具。 蒲:一种用草制成的席子,这里借指蒲扇等乘凉用品。 【译文】 秋浦行舟正黄昏,处处都是思念家乡的情怀。 酒店的鲙鱼菜肴像极了家乡,暂时卸下西风中带着凉意的蒲扇。 【赏析】 首句“秋浦行舟日欲晡”
【注释】 乌石山: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东侧。山上有乌石塔,建于唐代。 听讼:旧时在官府审理案件的场所。 石榴洞:指石榴寺。该寺位于福州西郊。 马蹄:这里借指马。 青榕影里归:青榕,即榕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乡友福州别驾的。福州别驾,官名,唐宋时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加衔。别驾,就是副手的意思。诗人把诗作寄给福州别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句“乌石山前听讼时”
【注释】 1. 酿来南酒甜如蜜,爱浴山泉热胜汤。——南酒:南方的名酒;爱浴:喜欢洗澡,指沐浴温泉。 2. 退食自公微醉后,小姬和叶进槟榔。——退食:吃饭;公:这里指福州别驾;小姬:歌妓;叶:槟榔果壳上的白皮,可用来包裹槟榔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福州别驾生活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别驾生活的几个片断,表现他豪爽、洒脱、好客的性格。 一、二句是第一部分。“酿来南酒”一句写别驾的生活
【注释】 犹忆当年应鹄头:犹忆,还念。鹄头,指天鹅颈下突出的羽毛。比喻人高才。应鹄头,即指有才能的人。 诗名从此达南洲:诗名,即诗人的名声。达,通达。南洲,南方。此句意为:你的诗名从此在南方传播开来。 狂歌赖有千钟酒:狂歌,放声高歌。赖,依靠。千钟酒,指海量。此句意为:你高歌时需要海量的美酒来支持。 豪士今无百尺楼:《世说新语》中有“王右军与谢玄同宴,大唤左右起与箸夹取酥蟹螯。元帝笑曰:‘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