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
【注释】 犹忆当年应鹄头:犹忆,还念。鹄头,指天鹅颈下突出的羽毛。比喻人高才。应鹄头,即指有才能的人。 诗名从此达南洲:诗名,即诗人的名声。达,通达。南洲,南方。此句意为:你的诗名从此在南方传播开来。 狂歌赖有千钟酒:狂歌,放声高歌。赖,依靠。千钟酒,指海量。此句意为:你高歌时需要海量的美酒来支持。 豪士今无百尺楼:《世说新语》中有“王右军与谢玄同宴,大唤左右起与箸夹取酥蟹螯。元帝笑曰:‘俗物
注释:荆溪上的傍晚山峦重叠,沙棠港的码头停着木兰船。裹着头的女子唱着歌离去了,水色山光总是让人感到忧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荆溪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荆溪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首句“荆溪溪上晚山稠”,描绘了荆溪上的傍晚景象,山峰重叠,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次句“沙棠港口木兰舟”,则描绘了荆溪的港口和木兰舟,沙棠是一种珍贵的木材,木兰舟则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两者结合
【注释】: 曲埼:弯曲的山丘。返照:夕阳反射光。垂虹:指桥。 茅屋两三家:茅草盖的房屋两三座。 风外叶声来似雨: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好像下雨的声音。 莫嗔杨柳不藏鸦:不要埋怨柳树不遮乌鸦。嗔:责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是说,几户人家在弯曲的山丘上,茅草盖的房屋两三座。傍晚时分,太阳西下,阳光反射出的光芒,把天空中的彩云也映染成红黄色了,而那彩虹却像被什么东西隔断似的
双清诗二首·其一 吕诚《双清诗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草木复苏、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野水滨的荒寒之景,展示了自然界中花朵冷蕊的横陈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怪得:奇怪,觉得很奇怪。这里的“怪”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象的惊讶之情。 2. 荒寒野水滨:荒野中的河水旁显得寒冷而荒凉。这句描绘了野水边的自然环境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幽窗谈笑话平生 - 在幽静的窗户旁谈论着平生的趣事。 - 幽窗:安静的窗户。 - 谈笑话平生:谈论过去的趣事,包括人生的经验或故事。 2. 旧砚磨穿笔代耕 - 用磨损的老砚台来代替耕作工具,形容勤奋工作至深。 - 旧砚磨穿:指使用时间很长的砚台,已经磨损得非常严重。 - 笔代耕:比喻写作比耕种更为辛苦和劳累。 3. 白发满头难讳老 - 头发已白,难以掩饰自己的衰老。 -
诗句释义: - 九日前雨中:指在九日(重阳节)之前,天气多雨。 - 已知无地可登临:意指没有地方可以登高望远,比喻无法享受节日的喜庆或美好景色。 - 况是孤村风雨深:更不用说是在一座孤零零的村庄里,此时正是风雨交加、天气阴沉。 - 酒为解忧惟有醉:只有喝醉酒才能暂时忘记忧愁。 - 菊怜短发不胜簪:菊花似乎怜惜自己的发丝已经变得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 白鱼出网一双玉:白色的鱼儿从网中跳出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对仲庄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四月廿四日雨中寄仲庄 - 注释:四月,即农历四月;江乡,指江河边的乡村;夏尚微,天气还不算酷热;林寒老客未更衣,形容诗人因气候寒冷而未能更换衣服;复愁刈麦雨不止,担心收割的小麦因雨无法完成;索租人正饥,指的是农民因天降大雨而收成无望,生活陷入困境。 -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以四月的江乡天气为例
【注释】 谩:徒。 金华山:指浙江省金华山脉,相传为老子成仙之处。古潜溪:即古潜溪河,在今浙江金华市。 秀发:犹“秀发于”。英灵:指贤德的英才。间世奇:世间少有的奇才。 清庙瑟:古代宗庙演奏音乐用的瑟。玉堂诗:指翰林院中作诗的人。 百年:一生。人物:人才。推此老:推重这位老人。一代风流:指当时的文风。 淹留:滞留不前。坠景:凋零衰败的景象。遗编:指《宋太史集》。 【赏析】
【注释】 1.菊田:指菊花园。 2.摇落西风已怆然:秋风萧瑟,菊花凋零。怆然,感伤、悲凄的样子。 3.金蕤月朵为谁妍:形容菊花的花朵像月亮一样明亮,色彩鲜艳,美得令人心醉。 4.人间无地安花宅:指在人间找不到一个适合种花的地方。 5.洲上于今有菊田:指如今在江洲上已经形成了一片美丽的菊花景观。 6.晚岁拟寻甘谷老:晚年时我打算寻找一位年迈的高人。 7.颓龄幸值傅延年:庆幸自己还年轻
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释义:浦口的寒潮经常有消息,空中的飞鸟踪迹已经没有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末景色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写浦口的寒潮,是说寒潮频频而来,消息频繁;第二句写空中的飞鸟,是说它们的踪迹已经完全不见了,说明天气转冷,秋天即将过去。第三句写渡船在落日中从东边往西渡,第四句写远处的村舍在秋风中远近不一,是说时间已经到了秋天的末尾,天气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