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
这首诗是和顾玉山的诗韵,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时世中,依然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春来世事益艰危,怪底间情强赋诗。 春天来了,但世间的事情变得更加艰难和危险。然而,诗人在这种困境中仍然坚持写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怪底间情”指的是为何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要坚持写作,“强赋诗”则表示诗人的坚持并非易事。 2. 杨柳愁空陶令宅,荷花吟遍白家池。 诗人以杨柳和荷花为意象
【注释】 堪笑:值得嘲笑。南塘野老:指隐士。客来:客人来访。无酒只烹茶:没有酒就煮茶招待。烹茶:烹茶为食,表示待客之诚。池荒:池塘荒芜。莲蛹青房子:莲花凋残,房檐上结满青色的莲蓬,形容破败荒凉。霜老:指天已大寒,鸡人(司晨的人)绛帻(红色头巾)花:即“红冠”,红色的鸡冠花。海气东连瑶浦暗:大海的气息向东延伸至瑶州、番禺一带。暗:昏暗。污邪:指秽物,这里借指赃物。载满车:装满车子。 赏析: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如下: 1.武当:山名,在今湖北西北部。2.诸峰:多座山峰。3.何壮哉:多么雄壮。4.青莲:指莲花,是道教的神仙之花。5.玄圣高居天地户:玄圣即道祖,是道家尊奉的最高神祇,这里指道士。6.下照金银台:形容太阳光芒万丈。7.神龟六眼电走:神话传说中神龟有六只眼睛,能放出电光,这里的六眼指的是北斗七星。8.一足云头来:神话传说中,神龟只有一只脚,但能腾空而上。9.北极:北极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1句:“杨子十年官不调,如此永州文力何?”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在官场上度过了十年的时间,但是却没有得到提拔和重用,这样的境遇让我感到非常的失落和沮丧。这里的"杨子"指的是作者自己,"十年官不调"指的是他在官场上的十年里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而"如此永州文力何"则是在询问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还有价值。 第2句
在欣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吕诚的相关信息。吕诚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为主。接下来,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竹枝词三首(其二)》的内容: 1. 胭支山头雨雪飞:胭支山位于某个地理位置,山头的景色被雨雪覆盖,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胭支”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名称,但在这里并没有具体的解释。 2. 胭支山前人苦饥:山下的人们生活困苦
晚归书事六言二首 渔榜溪翁罢钓,邮铃稚子传书。 暝烟寒雪欲落,腊柳半黄未舒。 云叶落随去雁,浪花泼刺跳鱼。 一段诗情画意,潇然风景愁余。 注释: - 渔榜溪翁:渔人(渔人)在溪边休息(停歇)的亭子旁(榜),放下钓竿(钓)。 - 邮铃稚子传书:邮差(童儿、小吏)拿着信使(童儿)传递消息。 - 暝烟寒雪欲落:傍晚的烟雾和寒冷的雪花快要落下。 - 腊柳半黄未舒
竹枝词三首 十八里冈云有无,炎风扫地雪模糊。山川通塞奚能问,闲看清波入太湖 注释: 竹枝词是古代一种以竹枝词调为歌辞的诗歌形式,主要用于歌唱。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十八里冈的景色,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十八里冈云有无”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炎风扫地雪模糊”则表现了热风吹过,使得地面的积雪变得模糊不清。“山川通塞奚能问,闲看清波入太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赏析
【注释】: 江头:江边。竹枝词:一种民歌体,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成。纤纤、养蚕筐:指织布的器具。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村妇女劳动的诗。 “江头竹枝青复黄,纤纤织作养蚕筐。”前一句是说,江头那一带的竹枝(竹子),青的时候又黄了;后一句是说,姑娘们用细长的手指,织着养蚕的器具——篮子。 “乍可采桑南陌上,不愿黄金逢贵郎。”意思是说,如果可以到南边去采桑叶,就不去追求富贵的人了。 【译文】:
晚归书事六言二首 访旧五溪薄暮,沙长归路迢遥。 虚市人家烧烛,流水孤村断桥。 一个残僧待渡,数声短笛归樵。 闪闪昏鸦啼后,江风又落寒潮。 注释: 1. 访问老朋友在五溪地区,傍晚时分,天色已晚。 2. 沿着沙长的道路回家,但归途非常遥远。 3. 市场上的人家点起了蜡烛,照亮了回家的路。 4. 水流湍急的孤独村庄上有一座断裂的桥。 5. 一个和尚等待渡船,准备过桥。 6. 几声短笛的声音
诗句一:“春草湖头春日晖,苎萝山上白云飞。” 译文:湖边春天的草儿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绿,而远处的苎萝山则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春日晖”和“白云飞”这两个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春草湖头”和“苎萝山”这两个地点的选择,不仅让画面更加具体,也增加了诗中的地理色彩和情感深度。 诗句二: “行人莫听鹧鸪怨,陌上花开缓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