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支山头雨雪飞,胭支山前人苦饥。山下斧斤夜达旦,山上闲云长自归。

在欣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吕诚的相关信息。吕诚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为主。接下来,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竹枝词三首(其二)》的内容:

  1. 胭支山头雨雪飞:胭支山位于某个地理位置,山头的景色被雨雪覆盖,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胭支”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名称,但在这里并没有具体的解释。

  2. 胭支山前人苦饥:山下的人们生活困苦,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战争等原因导致的饥饿问题。这里的“苦饥”表达了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和生活的艰辛。

  3. 山下斧斤夜达旦:山下有人在使用斧头砍伐树木,这种劳作从夜晚持续到天明,展现了劳动者辛勤劳作的场景。“斧斤”指的是斧子,是一种常用的农具。这里的描述突出了劳动者为了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4. 山上閒云长自归:山上的云彩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地飘荡着。这一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我们可以感受到元代诗人吕诚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他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