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
【注释】 1. 龙虎台:古代帝王祭祀用的台名。 2. 群山朝宸:指群山环绕的皇宫,形容皇城的宏伟壮观。 3. 层台纳灵秀:指层层叠叠的楼台汇聚着灵气和秀美。 4. 百泉暗东西:指众多泉水从东到西流淌。 5. 千嶂明左右:指千重山峦在视野中明亮分明。 6. 先皇雄略深:指皇帝的英明决策深远。 7. 省方岁巡狩:每年巡视地方,视察民情。 8. 翠华悬中天:指皇后的车驾高悬在空中,象征着皇家的尊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具体景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苍厓出双阙,群山俯首尊。”这里用“双阙”形容龙门的雄伟,将龙门比作皇宫的两座门楼,突显其宏伟壮观。“俯首”则表达了群山对龙门的敬畏之情。 “阴风起晴雷,摩荡昼日昏。”描述了龙门周围的自然现象——阴风和晴雷。这些自然现象与龙门的威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龙门的气势。 “铁峡拥偪仄,百川为之奔
杨花曲 杨柳在上都(今北京)生长得瘦而坚韧,每片叶子都像铜钱一样圆。每年端午节时,杨花纷飞如雨,远在他乡的游子看到这些景象心中感到茫然。 上都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无法计数。这朵柳絮随风与雪花一起旋舞。黄鹂鸟声消失,孤雁哀鸣,无数骑兵和战车往来穿梭。 手攀杨枝,心情极度悲伤,仿佛要折断枝条,但杨絮却已在空中盘旋,形成球形并渐渐消散。寒风卷起了飞扬的柳絮与车轮,闪烁着光芒,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注释】 ①松林:指松林驿。松林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西南。唐代置,为唐与突厥往来之要道。 ②八百里:泛指松林地区。 ③界址:边界。 ④玄云:即玄云寺,在河北宣化境内。 ⑤天马来:指天马山,在河北宣化境内,有“塞上名山”之称。 ⑥雪兔霜狐:指代松、竹,因雪后其色白。 ⑦犬牙:指长城的险峻形势。 ⑧石郎:即石门关,在河北宣化境内。 ⑨屈膝:指向山下或向远处倾斜。 ⑩浅沙:指河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曲》。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神皇挥戈度黑河”中的“神皇”指的是皇帝,“挥戈”表示挥舞着武器。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英勇向前,无所畏惧的精神。 第二句 “四厢捧日肩相摩”中“四厢”指的是四周,这里形容周围的气氛非常热烈,人们争相向皇帝献礼,就像捧着太阳一样。“肩相摩”则描绘了一种紧张、激动的氛围。 第三句 “金袍珠萦帽七宝”中的“金袍”
弹琴峡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注释: - 弹琴峡:指的是位于三峡之中的某个峡谷,因其风景秀丽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而得名。 - 寒泉飞玉峡:形容峡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 谁弹使成声
登候台 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 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 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 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 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 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 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 译文: 登上西龙冈的侯台,绿草如茵随风摆动,晴空下的碧波荡漾。 双井之旁,石壁陡峭,增添了几分威严与峻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安南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安南行 -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安南地区(今越南北部)风貌的诗。 - 译文:輶轩使者从安南而来,紫泥封诏行风雷。湿云翻空海波立,铁网山裂狂蛟摧。 2. 神京煌煌镇无极 - 注释:神京,指京城。辉煌耀眼,镇守四方。 - 译文:神京城中辉煌耀眼,威势震慑四方。 3. 火鼠烛龙穷发北 - 注释:火鼠和烛龙都是传说中的神兽
【注释】 雨中度南口:在山间大雨中渡过南口。度:渡,过。南口:指代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 独闻子规啼:只有听到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是杜鹃鸟的别名,常在夜间鸣叫,声调哀婉凄切。 石壁飞雨骤:石头上飞溅着大雨。石壁:指险峻的石质山崖。 众木摇凄凄:许多树木因狂风暴雨而摇曳颤动。 瘦马蹴乱石,高下啮其蹄:瘦弱的马匹踏在乱石头上,高低不平的路面使它磨破了蹄子。 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登上山巅
诗句释义与译文 度怀来沙碛 - 沙清圆石瘦,千里闻风声。 - 沙清圆石瘦:描绘了沙漠中沙地清晰可见的圆润石头和瘦长的形态,传达出一种荒凉而寂静的氛围。 - 驱此觳觳车,索索莎鸡鸣。 - 驱此觳觳车:形容马匹在沙漠中艰难行走的状态,觳觳车可能指的是简陋或不牢固的车。 - 远山列翠席,近坡环碧城。 - 远山列翠席:将远处的山脉比喻为铺展开来的绿色席子,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美。 - 高下各有险